首页   

这篇文章绝对发低了

生信人  · 生物  · 6 月前

正文

今天无形中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借鉴意义。

文章对于科研入门选手来说理解起来很容易,而且很符合我之前提到的不要再卷生信,要临床、生信、实验相结合的思路。

Identification of immune-related biomarkers for glaucoma using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看文章标题,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它的整体分析逻辑就是:热点基因集+核心基因的思路,来看模型的诊断效能。


文章利用多套数据集分析,然后筛选出三个基因,诊断效能也不错。最后细胞系进行了简单的验证。

当然了,如果你现在还是这样的分析,不添加实验,你是很难很难发表的。
即使添加了实验,分析思路也是很俗套的,创新型不足。

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我看到了文章的犄角旮旯看到这么一句话。

来划重点就是作者发现,高低风险组的青光眼患者主要就是细胞浸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有差异,p值很显著。而且还贴了一张临床信息表。

这下相当于实锤了,证明了研究免疫相关的标志物是有意义的。
研究不至于空中楼阁。
问题是大哥咱有这数据,为啥不开篇就贴上呢。
从文章和自己的真实数据两方面来说研究免疫的重要性。然后有可能的话加上孟德尔随机强调下因果关系。
后面的各种分析,也跟着发光发亮啊。
你藏着掖着的,很容易被当成浅浅的乌梅子酱,一笑而拒的。

同时要知道现在也有很多的眼睛的单细胞数据存在。

利用你自己的临床数据出发,结合公开数据,相当于给他贴上专属于你自己的标签,就相当于你自己的数据了,你不得大挖特挖一下。

小伙伴们也可以猜下,加上我刚才说过的这两个角度,文章能提升多少。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