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5年长江流域春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微观三农  · 农业  · 4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了2025年长江流域春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针对优选良种、精量匀播、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和安全储藏等关键点提出了建议。意见结合长江流域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旨在进一步提升产区花生种植水平,加快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应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优选良种

根据用途、土壤、气候等因素选择优良品种,如中花34、中花16等,并机械剥壳处理种子,优选种仁大而整齐的种子。种子采用包衣处理,减轻土传病害和虫害发生。

关键观点2: 精细整地适期播种

花生种植需优选地势平坦、富含有机质和钙质的沙壤土。播种前需清理围沟排水和翻耕田块,做好深松碎平工作。适期播种,注意气温和天气条件,一般省份在4月上中旬播种。

关键观点3: 精量匀播合理密植

采用机械起垄播种,推荐采用气吸式单粒精播机。双粒穴播密度每亩0.9-1.0万穴,单粒精播每亩1.5-1.6万株。

关键观点4: 科学施肥控旺增产

根据土壤条件、目标产量等科学施肥。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00-300公斤,复合肥等。生长期间若遇到连阴雨天气,可追施尿素。花生终花期至结荚初期喷施控旺剂防止徒长。

关键观点5: 绿色防控防灾减灾

进行化学除草,防治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以及地老虎、金针虫等虫害。长江流域春花生常受梅雨和伏旱影响,应注意及时清理沟渠、排水防渍和灌溉补水。

关键观点6: 机收减损安全储藏

鲜食花生采用一次性机械化收获,油用和食品深加工花生采用分段式机械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荚果含水量低于10%以下时方可安全贮藏。


正文

我国长江流域春花生即将进入播种阶段,为进一步提升产区花生种植水平,加快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应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花生专家指导组,结合长江流域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特提出以“优选良种、精量匀播、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安全储藏”为重点的2025年长江流域春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优选良种,种子包衣
按照油用、食品加工、鲜食等不同用途,结合土壤、气候、生态和轮作模式选择优良品种。油用型花生重点选择高油、高产品种,优选高油酸高油品种,如中花34、中花16、湘花2008、中花215、天府33等。食品加工和鲜食花生可选用中花30、湘黑小果、天府18、天府16、宁泰9922、苏农花1号、中花9号、云南七彩、安化小籽、小京生、天府38、蜀花9号等。青枯病疫区须选用高抗青枯病品种,如中花21、中花30、远杂9102、鄂花6号、蜀花13、昌花3号等。种子采用机械剥壳,剔除秕粒、小粒、破碎粒、感染病虫害和霉变的种子,优选种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无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作种。播种前用27%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或600克/升吡虫啉+40%萎锈灵·福美双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减轻花生土传病害和虫害发生。每亩可施用25克花生根瘤菌剂(加清水100-150毫升调成菌液)拌种,促进增产。
二、精细整地,适期播种
花生种植优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钙质的沙壤土。播种前清理围沟排水,翻耕田块,便于适期播种。播种前一周内旋耕或耙平田块,做到“深、松、碎、平”,为播种做好准备。气温稳定在15℃以上可以播种普通油酸品种,高油酸品种在18℃以上时播种,地膜覆盖可相应提早7-10天。应抢冷尾暖头天气播种,播种前应查看天气预报,切忌播种后遭遇连阴雨低温天气造成出苗率和出苗质量下降。湖南、四川、重庆等省份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豫南地区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三、精量匀播,合理密植
建议采用机械起垄播种。根据拖拉机马力大小,选用三垄六行或两垄四行播种机。推荐采用85-90厘米垄宽种植2行,垄高15-20厘米,优先选用气吸式单粒精播机。双粒穴播密度每亩0.9-1.0万穴(1.8-2.0万株),单粒精播每亩1.5-1.6万株。播种深度3-5厘米,墒好浅播,墒差深播。
四、科学施肥,控旺增产
根据土壤条件、目标产量、品种特性、种植密度等科学施肥。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00-3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推荐加施熟石灰35-50公斤,硼肥0.5-0.75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可加施ARC生物菌肥。建议采用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械,施肥深度15厘米左右。若基肥不足,或播种后遇到连阴雨天气,苗黄苗弱,可在出苗10天左右,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长江流域春夏季雨水充足,气温偏高,易造成花生徒长、倒伏和减产,花生终花期至结荚初期株高超过35厘米喷施烯效唑等控旺剂,每亩用5%烯效唑30-45克。遇到连阴雨天期,植株疯长时,可加强1-2次化控,干旱天气条件下长势欠佳的花生不宜施用控旺剂。
五、绿色防控,防灾减灾
化学除草。播种后2天内,采用二甲戊灵、金都尔等芽前除草剂按使用说明进行土壤喷雾;芽后选用精喹禾灵杀灭单子叶杂草,人工拔除双子叶杂草。病害防控。苗期重点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可通过药剂拌种,结合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0%噁霉灵水剂1000-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5%吡唑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于花生茎基部。花针期重点防治白绢病、叶斑病和锈病。白绢病在花生封垄前亩施24%噻呋酰胺40-60毫升喷雾防治;叶斑病防治在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30%苯甲·嘧菌酯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等杀菌剂喷施;锈病防治在发病初期,用百菌清、嘧菌酯、吡唑嘧菌酯等稀释后喷施。虫害防控。播种至苗期重点防治地老虎、金针虫、蚂蚁等,可通过药剂拌种预防;可在播种沟喷施辛硫磷微颗粒防治蛴螬。花针期重点防治蚜虫、斜纹夜蛾、蓟马等,蚜虫用吡虫啉、啶虫脒等防治,斜纹夜蛾用菊酯类农药防控,蓟马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溴虫氯苯双酰胺等防治。防灾减灾。长江流域春花生常受6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7月下旬到8月中旬的“伏旱”天气影响。梅雨季节应注意及时清理沟渠、去除杂草、排水防渍,伏旱天气应及时灌溉补水。
五、机收减损、安全储藏
鲜食花生建议采用一次性机械化收获,饱果率50%以上时,趁晴好天气抢时收获,及时销售或冷藏保存。油用和食品深加工花生建议采用分段式机械收获,饱果率70%以上时,选择墒情合适、天气晴好时收获,机械铲挖后晾晒4-5天,机械或人工摘果,晒场晾晒或烘干,荚果含水量低于10%以下时方可安全贮藏。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编辑:张璟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

推荐文章
践行“乡情工作法” 探索乡村善治“蒋巷路径”  ·  微观三农  ·  15 小时前
国台办:解放军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 ...  ·  微观三农  ·  昨天
今日学习 · 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  微观三农  ·  昨天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