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给孩子打生长激素被全网大骂?但比起森碟妈,她才是真的爱吧...

氧叔本叔  · 时尚  · 4 天前

正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冉莹颖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的热搜。



之前一直有很多网友不解:冉莹颖和邹市明都不高,为什么强求孩子长那么高啊?



激素能随便打吗?万一有副作用怎么办?



最近,冉莹颖正式回应了引起的一系列争议。



羊总结了一下:冉莹颖一共说了三个重点

1.关于生长激素是否安全:冉莹颖给皓皓打的是不含防腐剂的国产生长激素,已经打了3个月了,目前各种指标都正常,而且追高效果良好。

2.作为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发现孩子身高异常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判断。

3.父母还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她在别的视频中也提到,打生长激素也不是她一意孤行,而是遵循了皓皓和医生共同意见。

冉莹颖11岁的儿子皓身高在打生长激素前,身高只有136.6cm,和哥哥相差两岁,身高却整整差了33厘米。

远低于同龄标准(11岁男孩平均身高约145cm),在学校还被同学嘲笑为矮冬瓜。



专业诊断后,医生也建议他可以用生长激素辅助长高。

经过3个月生长激素的治疗后,皓皓的身高增长了2.4cm到达139cm,且检查指标正常。



可以说让很多人第一次详细的了解到了生长激素的过程和效果。



评论区一部分人蠢蠢欲动,遗憾自己当年怎么不知道这个东西,不然早就给自己安排上了。



还有在纠结自己孩子身高不太够,要不要也试试生长激素。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觉得,现在的小孩怎么动不动就要打针,自然发育不好吗?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东西必然有副作用。



羊在别的平台也看到了不少关于生长激素的讨论。



平均身高越来越高的当下,现代人普遍有身高焦虑。

男性出门在外,无论身高175还是179,问就是180。



而女明星们,也在尽量避免和红毯杀手们一同出镜。

队友们已经够美了,但和张元英站在一起吃亏是肉眼可见的


精英们也免不了从身高开始卷。

有传言:在硅谷,买一辆特斯拉,都不如长高3cm更让人心动。

一项来自《应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的研究表明,在职场上,每增加一英寸身高,就意味着每年能多挣789美元。



所以今天羊想详细的扒一扒生长激素,这玩意到底能不能打?有传说中的效果吗?

内容先导,有需要的姐妹们接着看
生长激素真的能逆天改身高吗?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哪些人适合通过生长激素长高?
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



图片
生长激素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在正式进入话题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我们的脑垂体自己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

不仅能够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还能帮助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

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脑垂体发生病变时,就会对生长激素分泌产生影响,分泌不足时就会出现身材矮小,甚至还会形成侏儒症;

而当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可能会引起肢端肥大,如果不及时控制,则可能出现巨人症。

图片


正常情况下,生长激素在青春期时的分泌量就会到达巅峰。

然后在青春期的尾巴快速减少,并在接下来的每7年持续继续下降50%左右。

图片


而我们注射用的生长激素,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模拟了垂体自然分泌的生长激素。

在氨基酸含量、序列和蛋白质结构上与天然生长激素完全一致。



在儿科领域,广泛应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可以明显促进儿童的身高增长。



同时,生长激素在生殖领域、烧伤领域及抗衰老领域也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在实际的运用中,如果完全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身高矮小,效果是最好的。

对遗传性矮小、性早熟or骨龄增长过快导致的矮小、早产营养不良导致的矮小,虽然也有用,但没那么有针对性。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效果观察》


换言之,邹市明和冉莹颖的孩子其实不是生长激素的最佳适应症,不过对于追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图片
生长激素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
要综合考虑效果和副作用



前面说了这么多,那该如何判断能不能打生长激素呢?

一要看符不符合适应症:

按照生长激素的使用要求,以下这几种情况的的确确是可以打的:

●生长激素缺乏或者部分缺乏。
遗传身高有欠缺,爸妈都不高。
性早熟,骨龄飞跑。
出生时发育不完全以至身材矮小。

像梅西就患有生长激素缺乏而导致的矮小症,他通过打生长激素最终从预估身高1米4长到了1米7。



虽然皓皓未查出生长激素缺乏,但冉莹颖夫妻俩都不高,且目前身高已经远低于同龄人。

医生综合考虑后,也建议用生长激素辅助长高。



二要看属不属于能追高的年龄:

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因素——骨骺线



我们的身高基本是由长骨决定的。

而长骨是由软骨骨化变成坚硬的骨质而成,长骨的两端叫骨骺,中间长长的一段叫骨干。

图片


位于骨板与骨干之间有一层具有增殖能力的软骨,被称为生长板的软骨,也叫骨骺线,它才是长高的关键。

图片


在长骨成熟之前,骨骺板不断地向着骨干生长和骨化,使长骨不断变长。

长骨成熟后,骨骺板活动停止,自身完全骨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骨骺闭合”

图片


在骨骼线没闭合之前,生长激素可能会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青少年膝、踝关节骨骺闭合趋势与骨龄鉴定》
一般女生在14~18岁,男生在15~19岁左右骨骺就会完全闭合


但等到骨骺闭合后,想靠生长激素弯道超车也无能为力了。

三要对生长激素的费用、副作用有所预期:

花钱如流水,可不是一个虚指,如果确定要打生长激素,最好先检查一下钱包。

价格仅供参考


连梅西当年都因为打不起生长激素,差点停在1米4。

但好在巴塞罗那球队为他支付了这笔账单,才有了现在的球王。

调研显示,每增加1cm的身高,对药物的付出约为4102.9元。

图片
《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疗效及药效经济学分析》


进口药、国产药、粉剂、水剂的价格不一,报销比例也各不相同(只有极少数能报销)

图片


但总的来说,进口的、长效的药更贵。



而且现在生长激素多采用“双打”模式,也就是生长激素配合抑制针一同注射。

在补充生长激素的同时,抑制性激素释放,延缓骨龄的进展,争取更多有效的生长时间。

价格也会套餐式放大,想要追高“毕业”,起码要准备10w+。



除了价格,生长激素的副作用也很明确。

一方面,催长出来的骨头,可能没那么结实。

可能会加重脊柱侧弯,也有引起股骨头脱落的风险。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安全性问题》


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

生长激素治疗可引起轻微水钠潴留,部分患者可发生良性颅内高压。

其原因可能是注射生长激素后,纠正了因长期缺乏生长激素而引起的脑脊液转移。

虽然是良性的,但还是会有头痛、呕吐、短期视力下降的症状。



另外,如果家族有肿瘤、糖尿病史,则完全不能打。

不是说会凭空导致身体出现问题,而是会提前激发症状。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安全性问题》


虽然现在大家的确对身高的关注度很高,但羊还是要说,生长激素治疗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身高焦虑,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必要的前期检查(如骨龄、肿瘤筛查、代谢指标),权衡利弊后再做决策。

对于非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优先自然干预,比如多运动、多晒太阳,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钙。

生长激素应该是无可奈何情况下的最后一步。

ps.大家有什么长高良方,欢迎评论区给羊留言,分享给更多的姐妹。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