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朝文社
《我们爱历史》团队由多名中国作协会员组成,弘扬正确历史观,正视听。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网易最有态度自媒体奖。
51好读  ›  专栏  ›  朝文社

印度开出44亿天价罚单,三星太想回中国了

朝文社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3-27 17: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别忘了拉到最下面添加我们的粉丝群哦~

这是三星社长李在镕在面对韩国媒体时的态度,全程“扑克脸”,不发一言,高高在上,人送外号“冷面王”。

这是他在北京参加高层企业论坛时的状态,那叫一个谈笑风生、平易近人、有问必答,以至于被网友调侃“太想进步了”。

堂堂三星社长,扛起韩国20%GDP的男人,为何变脸变得如此之快?

原因很可能是他发现三星根本离不开中国,一是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能大批购买三星的产品;二是我们有全球性价比最高的工人,能生产最好的产品。

对自己的衣食父母亲切点,不是应该的吗?

正如英伟达董事长黄仁勋所言“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我们找不到替代方案”,如果李在镕知道这句话,应该会举双手赞成吧!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被印度人屡次按在地上摩擦后,三星开始想念中国了。

前几年,在美国人的忽悠下,三星将部分工厂外迁到了印度,想以此为基地,构建“中国+1”的供应链体系。

印度人也非常热情,一边承诺会下调电子元件关税,帮三星降低生产成本;一边快速审批建厂的土地,还帮着三星招工,一副“企业保姆”的模样。

李在镕对此很感动,曾亲赴印度视察工厂运营情况,为了拉近与印度人的距离,甚至穿上了“阿三”的衣服,热乎劲不亚于在北京时的表现。

印度三星也没辜负李在镕的期待,手机很快稳居市场前三,一度还占据过“榜一大哥”的位置,每年销量近3000万台。家电表现更好,彩电、冰箱、洗衣机的市占率均在20%以上,每年从印度赚走七八十亿。

形势一片大好,三星宣布将追加3亿美元的投资,再在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建一座空调厂。

不出意外的话,这时要出意外了。

在套牢了三星后,印度政府如法炮制,像对待小米一样,派出稽查队,进驻印度三星总部,严查各项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偷税嫌疑的数字。

皇天不负有心人!500名税务员奋战了半年后,终于找到了三星篡改进口名目偷税的证据。

经过大概是,三星要在印度建一批5G基站,可印度国内生产不了,便从韩国进口零部件后,再在印度组装。零部件中有个叫RRH的核心部件,功能是将网络数据转化为高频数据。

印度人认为RRH属于“专用通讯设备”,应该交20%的关税;但韩国人认为RRH是“电子元件”,交个5%差不多了。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三星坚决否认RRH是“专用通讯设备”,要求印度税务部门停止调查。

最后是印度法院一锤定音,认定RRH就是“专用通讯设备”,三星偷税罪名成立,罚款44亿!

李在镕简直要哭晕在厕所里,44亿相当于印度三星大半年的利润了,这不白干了吗?

更可怕的是印度人罚款的逻辑,是在三星偷税总额19亿上,直接乘以2,再追加三星高管6亿罚款。

如此夸张的罚款金额,很容易让人怀疑印度政府的目的——究竟是查税,还是借着查税的名义搞钱?

这头印度政府“敲诈”完,那头印度工人又搞事了。

自从去年9月起,印度三星的工人就一直在罢工,要求韩国方面承认工会合法,并涨薪一倍、实行35小时工作制、岗位世袭等要求。

韩方经理一看,这待遇我们韩国工人都没有啊!便一口回绝了。

随后双方进入了消耗战,印度工人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活不好好干,整天磨洋工,动不动就开会号召进行新一轮罢工。

今年二月,因为开除了23名带头闹事的员工,印度三星工厂宣布总罢工,不但要求满足上次提出的要求,还要返聘23名被开除的员工。

三星的韩方管理层,直接拒绝与印度工人沟通,称对方“无理取闹”, 停发了本该在3月发放的2024年年终奖,并且将闹事工人调到重体力部门,比如让女工徒手搬运大家电之类

作为回应,三星工厂周围的几十家工厂,也宣布总罢工,以支持“三星的兄弟”。

谁料,这次三星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和印度工人搞到底了,仍不回应任何工会的诉求,一副能干就干,不能干撤厂的模样——不陪你们玩了,我们回中国了!

这时,印度政府才慌了,连忙出面调停,拿起藤条抽打工人,让他们回去工作。

最绝的是,印度政府的工作人员还告诫三星工人:以后遇到问题,千万不要自我思考,先告诉我们,我们会处理。

怎么处理?用皮鞭是吗?

很难想象这是个文明古国能干出的事儿。

最后分析下,印度政府为什么总是喜欢做杀鸡取卵的事儿,经常重罚外国企业,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会影响营商环境吗?

我的看法是,印度政府知道后果,但近在眼前的财政与外汇危机,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首先,虽然印度外汇储备有5800亿美元,但外债规模达6200亿美元,叠加外商每年汇出的利润超400亿美元,实际外汇流动性已逼近警戒线。

重罚外商,可以让他们向母国汇款时有所顾忌,至少不会一赚到钱就跑,让资金在印度多沉淀一会。

其次, 据印度《经济时报》统计,近些年,外商被罚没或冻结的款项已超过200亿美元,相当于为印度提供了一笔横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的压力。

那么,外商会因此大规模撤离印度吗?

短期看不会。

因为印度高层掐准了全球贸易风险正在不断增加,外商需要拿印度做备胎,对冲风险的心理,所以他们会忍气吞声,让印度占点便宜。

但长远来看,频繁的重罚,最后伤的还是印度的国家信誉。正如《狼来了》里的那个孩子,撒谎的次数多了,讲真话也没人相信了。

欢迎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END

别忘了拉到最下面添加我们的粉丝群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