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前每日练 | 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几废兴(2025届205)

地理蹊  · 地理  · 4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西秦岭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原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水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西秦岭水系的特点以及为什么西秦岭是早期文明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西秦岭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原因

西秦岭的地理环境、气候、水文等条件优越,使其成为早期人类生存和文明萌发的理想地带。与其他区域相比,西秦岭既有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食物,又无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关键观点2: 西秦岭水系的特点

西秦岭的水系突出特点包括河流众多,主要为长江流域水系,北部有黄河流域水系。嘉陵江、岷江等河流自北向南流,渭河自西向东流。大部分河流流域面积较广,支流多。

关键观点3: 西秦岭是早期文明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

与同纬度相比,西秦岭作为早期文明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主要得益于其地理位置。秦岭中东部山体高大,南北宽广,不利于南北交流;东部大江大河对南北交流构成阻碍。而西秦岭地势相对较低,易于翻越,且水系多呈南北走向,有利于南北交流。


正文

湖南名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上12月大联考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西秦岭位于秦巴山地的最西端,其内部的地理环境极为独特,尤其是山间石灰岩盆地和谷地,海拔适中,为早期人类生存和文明萌发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以它为中心,形成了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为基本格局的早期中华文明空间结构,而现在看起来自然条件优越的东部平原,却是中华早期文明的边缘地带。最近研究表明,黄河中游,特别是以天水为核心的渭河上游,是东亚农业起源的关键地区,这里培育的黍和粟是史前人类最重要的食物。西秦岭水系发育独特,为我国早期文明的南北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地理可能性。

(1)从地理环境角度,比较分析西秦岭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原因。(8分)

(2)说明西秦岭的水系突出特点。(4分)

(3)与同纬度相比,西秦岭是早期文明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试分析其地理原因。(4分)




解题思路


本题以西秦岭为背景材料,以西秦岭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原因,西秦岭的水系突出特点,西秦岭是早期文明南北交流重要通道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了区域地理、水循环(河流特征)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解析及答案


(1)从地理环境角度,比较分析西秦岭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原因。(8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北方的寒旱、南方的湿热、西部的青藏高原,都不利于文明的稳定发展;东部大平原,容易受到黄河河道的摆动与洪水的危害,加上没有安全居所的保障,也不适合早期文明的萌发;西秦岭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盛产黍粟,食物充足;地势较高,无大洪水威胁;石灰岩发育溶洞,可以作为先民天然的庇护所。(任答四点得8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西秦岭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原因,与城乡聚落出现并壮大的区位因素类似。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则主要侧重于其中的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比如滨水指向(沿河、沿湖等,或在两条河流交汇处)、地形指向(如相对较平坦的地形)、避灾指向(选址尽量避开地震频繁并且危害严重的地区,同时还要避开容易发生洪涝、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地方以及地质活动断裂带)。



【继续滑动查看】

但要注意的是,本题并非简单罗列西秦岭的好,更要与其他区域做“比较”。也就是说,你单纯写西秦岭的优势区位因素,会有所失分。西秦岭位置靠中,没有北方的严寒和干旱,也没有南方的湿热,更不像西部青藏或大西北般环境恶劣,又没有秦岭中东部的高山和东部大平原的水灾(黄河河道的摆动与洪水的危害),适宜早期文明的萌发。


                                                                             【继续滑动查看】

具体来说,西秦岭的气候适宜,河流众多(水源丰富),又可栽种黍粟(粮食充足)。再加上当地并非大平原(有一定的高度,但是又非大深山),地势较高,少有洪水的威胁。此外,当地石灰岩广布,应多喀斯特溶洞,可以充当先民天然的庇护所(与其他区域的居无定所、无处安身相比,简直是“天堂”)。


(2)说明西秦岭的水系突出特点。(4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河流众多,主要为长江流域水系,北部有黄河流域水系;(2分)嘉陵江、岷江等河流自北向南流,渭河自西向东流;大部分河流流域面积较广,支流多。(任答一点得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水系特征是河流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水系形态、河流密度、落差、流域面积、流向、长度与河道状况等方面。水系的特征多与地形有关。我们回答西秦岭水系特点,主要从河网密度、流向、落差、流域面积等角度出发即可。


          

                                                                                           【继续滑动查看】

结合图文资料,我们可知西秦岭的水系最突出的特点是河流密度较大(河流众多),中南部主要属于长江水系(如嘉陵江、岷江等),而北部则是黄河水系(如渭河)。不同的水系(河流)的流向又有不同,如渭河自西向东流,而长江的水系(支流)多为自北向南流。且各江河之间相距较远,说明各自的流域面积较为宽广(支流较多)。



(此页空白)


(3)与同纬度相比,西秦岭是早期文明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试分析其地理原因。(4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秦岭中东部山体高大,南北宽广,不利于南北交流;(1分)东部大江大河下游河面宽阔,对南北交流构成阻碍;(1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西秦岭相距很近,西秦岭水系多呈南北走向,有利于南北交流;(1分)西秦岭地势相对较低,易于翻越。(1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与同纬度相比,说明西秦岭作为早期文明南北交流重要通道的原因。其实,就是让我们结合别地的不利因素,来烘托(讲述)西秦岭的优势地理条件。西秦岭的同纬度,除了西侧的高原(青藏高原)外,东部多为自然条件优越的平原。如果说高原多高山,且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恶劣,难以通行的话,那么东部平原又有什么“拦路虎”呢?
实际上,东部多大江大河,河面宽阔,对于早期人类来说,跨江有很大的难度(对南北交流构成阻碍)。而西秦岭的水系多呈南北走向,不会横绝南北交流,且多为小河流(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西秦岭相距很近),更能跨越或者利用水运。此外,既有西秦岭,那就有东(中)秦岭,而秦岭中东部山体高大且宽广,不利于南北向的交流。反过来说,西秦岭地势较低,易于翻越、通行。





课外拓展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 往期精彩—

“地理蹊”2025年新年贺词

考前每日练 | 南风热岛似迷雾,人生到处多歧路(2025届204)

考前每日练 | 九天凤舞宜昌地,山陵起伏风水易(2025届203)

时速将达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铁列车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利之王

审核 | 利之王


投稿邮箱:dilixi2020@126.com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欢迎关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动力

转载需注明来源

将地理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