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海南三亚湾的红树林会展中心内,一场关于“工业遗存与城市未来”的对话展开。作为第六届海南国际文创周的核心平行论坛,株洲市以“工业遗迹焕新:驱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新引擎”为主题,携清水塘工业遗址复兴案例、工业旅游生态蓝图,与全球顶尖建筑师、金融智库、产业先锋共谋“遗迹重生”的创新路径。这场论坛,不仅是株洲工业遗产活化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折射出中国工业城市转型的深层逻辑:从“生产机器”到“生活场景”,从“历史包袱”到“文化资产”的蜕变。
工业的辉煌造就了这里的记忆,可产业的起伏却沉淀了这里的故事。我们有义务,循着株洲的基因追根溯源,用文化、用艺术、用一切创新的手段,让工业遗产不再是静态展品,而是成为市民情感联结的载体,同时注入多元化的商业业态,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碰撞出火花,成为株洲文化的新名片。
(清水塘沸腾俱乐部效果图)
论坛上,国家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孙星主任解读了工业遗迹保护如何借力相关国家政策,从“抢救式保护”转向“系统性价值开发”,通过“动态治理+灵活开发”,将工业遗迹转化为新能源产业载体,激活历史资产的经济潜力,这也印证了政策导向与市场化运作的协同性。
重庆816工程景区副总经理冯俊以816工程遗址转型发展为例进行分享,通过“工业遗产+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多维融合,重构遗产价值,来打造“硬核工业遗址+柔性山水生态”的复合体验场景。工业遗产活化需在敬畏历史的前提下,以生态思维重构“人-遗产-自然”关系,用科技与创意激活沉睡的文化资本。
在论坛现场设计了圆桌对话环节,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创始人周迓昕作为开题主持人与几位重量级嘉宾,结合各自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一对一话题探讨。例如,成都东方正火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强就成都东郊记忆案例分享了三个关键词,国潮、原创、青年+,聚焦国潮特点,以在地文化为基础进行原创设计,积极拥抱年轻人,拥抱无限可能;著名国潮品牌1807主理人李雨壕作为园区先锋创业商家代表,以他的视角分享了选择园区,选择文旅共创主体的标准和期待;而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严明丹则就当代艺术的运营提出了几个核心思考,例如观念的冲突、发展的平衡等。论坛中株洲也向大家发出造城邀约,欢迎来清水塘共创无限可能。小编能记录的内容有限,大家可以扫码看直播~
从株洲清水塘到三亚湾,工业遗迹的焕新故事正在书写新章。废墟不是终点,而是超级接口,历史不用封存,直接在线热更!这场论坛表达的不仅是技术路径,更是一种城市发展哲学的转变:将工业遗产视为“未完成的创作”,而非“封存的记忆”,让废土变沸土,当株洲的烟囱与海南的棕榈树影子交错,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工业城市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破浪之姿——手握历史,向新而生。
文丨肖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