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人形机器人在AI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市场规模预测和技术进展。文章主要涉及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市场规模预测、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的技术进展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相关内容。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2024-2030年的CAGR将超过56%。具体年份的规模和均价预测包括:2024年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销量为11867台;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6.32亿美元,销量为26070台;未来市场规模展望显示,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预计有望达到100亿台。
人形机器人技术关键包括运控算法和厂商发展路线。各厂商如特斯拉、英伟达、Figure、华为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都有显著进展。例如,特斯拉的Optimus在自主行走、视觉导航等方面持续进步,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小批量试产和生产数千台用于内部及训练。
人形机器人由旋转执行器、直线执行器、灵巧手等构成。材料应用方面,PEEK材料和仿生电子皮肤材料在机器人领域有广泛应用。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各厂商的合作和新技术应用情况。
人形机器人是AI应用落地的主要载体,集成多种先进技术,有望成为颠覆性产品。
1. 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2024 - 2030年CAGR将超过56%,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1.19万台增长至60.57万台。- 具体年份规模数据
- 2024年: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均价为8.57万美元,销量为11867台。 - 2025年(预测):市场规模将达到16.32亿美元,均价为6.26万美元,销量为26070台。 - 2026年(预测):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6.36亿美元,均价为5.03万美元,销量为52405台。 - 2027年(预测):市场规模将达到41.47亿美元,均价为4.17万美元,销量为99448台。 - 2028年(预测):市场规模将升至64.88亿美元,均价为3.56万美元,销量为182247台。 - 2029年(预测):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0.64亿美元,均价为3.15万美元,销量为319492台。 - 2030年(预测):市场规模将达到151.42亿美元,均价为2.50万美元,销量为605680台。- 长期规模展望:马斯克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未来数量将超过人类,预计有望达到100亿台。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00万台时,售价2万美元,对应市场空间可以达到2000亿美元,拥有超万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2. 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技术进展
- 技术关键与发展路线:人形机器人对工业机器人更具通用性,运控算法是量产关键,但算法练习数据相对较少,发展路线遵循“工业 - 2B商业 - 2C家用”。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各厂商进展显著。 - 厂商进展详情
- 特斯拉:Optimus持续技术进步,如自主行走、视觉导航等,11月展示新一代22自由度灵巧手,12月蒙眼行走展示神经网络控制能力。计划2024年底小批量试产,2025年生产数千台用于内部及训练,2026年大规模生产,2027年向外交付。 - 英伟达:GTC 2024大会推出Project GR00T,12月开发团队寻求在台湾建立供应链,完善机器人生态系统,加速赋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 Figure:2月获巨额融资,8月发布Figure 02,配置16个自由度手部装置,计算与推理能力提升,在宝马汽车工厂实训,有望两到五年内推向商业和家庭市场。 - 1X:1月完成B轮融资,8月推出NEO原型机,11月解锁厨房场景,在挪威工厂准备量产,研发日程下一步为提升快速移动能力。 - 华为:早期技术积累后,2022年开始与多厂商合作布局,2024年华为开发者大会展示搭载盘古大模型的夸父人形机器人,11月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运营,与16家企业合作。 - 宇树科技:现有H1和G1两款机器人,H1已销售,G1于5月发布,8月量产版发布,售价9.9万元起,整合多种技术,具备学习和适应能力。 - 智元机器人:8月推出“远征”与“灵犀”系列新品,预估年交付300台,5 - 10月与多方签署合作协议,布局多领域。 - 开普勒:2023年11月发布先行者系列部分型号,预计2024年底量产,10月发布先行者K2,已启动在多场景应用测试。 - 优必选:在具身智能技术多领域实现突破,10月发布Walker S1进入汽车工厂实训,获超500台意向订单,可与多种工厂设备协同作业。3.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机器人构成与关键部件:机器人由14个旋转执行器和14个直线执行器构成,灵巧手价值量高,驱动和传动路线多样,特斯拉采用空心杯 + 行星减速箱等结构。 - 材料应用与新进入者:PEEK材料综合性能优势突出,适用于机器人多部位,潜在应用空间广,国内有多家企业生产。仿生电子皮肤材料用于机器人感知等领域,新进入者众多,各厂商在不同领域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