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质那么高的剧收视却不好,我是不服气的

我实在是太CJ了  · 娱乐  · 3 年前

看传记类作品的时候,似乎永远偏爱前半段。


因为人物还没有尝到命运的反复无常,也尚未体验到“随波逐流”也必须要舍弃些什么的艰辛苦楚,整个世界只有一条通途是你努力就可以走到的,置身其中总觉得单纯即幸福。


所以《大江大河2》开播的时候,我还恍神了一小会,来适应当剧情线走到1988初秋的那股暗流涌动。



毕竟我对第一部的印象还没有完全淡去。


宋运辉顶着烈日站在镇革委会大楼前背了两百多遍招生指示”的坚持,我自问难以做到,因而记忆常新。



“努力就能有转机”,也是《大江大河》和那个时代的故事给我留下的整体观感:


的确是有人选择了捷径,但宋运辉这样“两耳不闻世俗事,一心只读眼前书”的做派,也有他的路可以走。



从化学系毕业后,宋运辉进入金州化工厂,从最基层的技术员一路做起。


因为宋运辉是被徐书记引荐给水书记的,也因为宋运辉在金州厂的几次起落都多少与水书记的权势更迭、布局谋略有关,所以不管他愿不愿意卷入职场斗争中,宋运辉在步出象牙塔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旁人打上了派系归属烙印。



当师兄闵忠生利用宋运辉主持的技术改造结果,踩着他和“师父”水书记完成上位的时候,依旧不愿意卷入权力纷争的宋运辉申请调任至尚在筹备期的东海项目组,去开拓另一片天地。


不再有水书记护航的东海,宋运辉必须独自上路。



《大江大河2》的真正开场,就是一记看似陷入死局的棋。国务院下发了压缩基建投资的通知,东海项目虽然还没有被正式叫停,但既有成员面对着其它项目相继被“砍”的消息,难免情绪焦躁——


如果东海项目黄了,筹备组也就不复存在,可是原有单位和岗位也早就被人填上空缺,这帮业务骨干反倒会没了去处。



负责技术的老韩自听到压缩基建的消息后,就一直建议马厂长赶紧把自己主导的技术方案上报,以免耽误了项目审批进度。但专家组却坚持要等宋运辉到岗,要过问他的专业意见。



于是忙着收尾金州厂技改工作的宋运辉,刚一赶到东海,就赶上了压缩基建通知正式下发的当口。之前冒险递交的方案也没能通过审批组的考核,大家把这口怨气也一并撒在了宋运辉头上。



宋运辉努力了吗?努力了


他在老韩那份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整改,带着项目组的同事们在极短时间内做出一套突出东海产能优势和低能源损耗的新方案,无论效率还是质量都足以令人惊讶。



但他个人的拼搏不再起关键作用:


管后勤的人事高祥荣在著名的“东海F4”火锅局上,用“南方人吃不惯涮羊肉”,微妙地把宋运辉和原东海筹备组成员之间划了一条分割线。



负责财务的刘玉海,人脉广,消息灵通,听说东海项目可能要黄,就赶紧先忙着给自己找门路调职转岗。



只有宋运辉决定孤注一掷,听从部里老人的建议,去找负责审批的路司长,向他当面阐述东海项目的优势,以争取最后的生机。


但问题又来了,宋运辉在方案中最为自信的设计优势,却总是能被这位路司长轻易驳回。



因为宋运辉的方案预留了产品升级改造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前景更好,但在当下来看,产量远不及与之竞争的滨城项目。



而宋运辉执拗起来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条路子被路司长堵死了,他就干脆兵行险招,绕开直属部委,以填补技术空白的理由越级报批。



项目保住了,但越级的风险他也必须扛下来。


四个副厂长里,掌握了最先进技术的宋运辉排名最末,还被安排到了东海半岛第一线负责最苦最累的基建打桩工作。



不分管核心业务,又远离与上下权力沟通的枢纽北京,这则任命看似重用却实是在下放。而好不容易做出点成绩时,马厂长又带着其他几个人到第一线来揽功邀赏了,还要稀释宋运辉现有的权力,把他派去做码头建设。



马厂长说,这样安排是因为宋运辉年纪轻、分量浅,已经得罪了上级,还和“老人”们一起做事是没办法凸显能力的,得独挑大梁负责备受领导重视的码头工作,这样做出成绩来了才方便替他请功……



但大家心知肚明,倾轧排挤只多比起当初在金州是只多不少,不过都学会了戴上高帽以笑脸迎人,往来都不好伸手打脸。


有些观众把这种进退往来理解为“宫斗”,我觉得太夸张了些。


只不过在职场中体制内,每个人都有其背景出身和考量,接人待物的看法手段也就有了不同:


像是马厂长,他并非技术出身却身坐高位,面对声名在外、技术领先的年轻骨干宋运辉自然是忌惮防备的。


△不止马厂长,负责技术的老韩在看着内参对宋运辉的报道、听着同事们对宋运辉的议论时,也很是心浮气躁

事实上,在宋运辉报到之前,马厂长就已经知道了东海项目能否存在的根本是要在方案中突出创新优势,但老韩冒进、话听半截就开始抱怨,马厂长也就顺着老韩的那种“一定要等宋运辉到了才能开动”的思路往下接话,完全淡化了专家组建议宋运辉过目方案是因为其技术思路优势的关键信息点。



东海人因此对宋运辉产生了敌对情绪,宋运辉也对东海项目产生了一定的歉疚感。


但马厂长真的在意项目和厂子的命运吗?他很快就到退休年龄了,“无功无过”就已经是种胜利。



如果还能再能创下什么佳绩,那退休后的待遇也会升级。



路司长的出场方式,也说明了这个人的背景深不可测:


宋运辉是辗转托人,走与其同部门李司长的关系才见到路司长的,场景是在网球场。



而且宋运辉准备的资料包是美国公司提供的英文原版,之前主管技术的老韩拿到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还要有过留学经验的宋运辉翻译一遍才能上手使用。


但路司长在网球场接过宋运辉递过来的资料包翻了两页,就能迅速做出判断,让他把相关资料都转到滨海项目组去升级那边的方案。



那是1988年左右,当时就养成了网球爱好高级干部,他是什么生活水准、接受了什么水平的教育?大家可以做一番猜测。


之后面对宋运辉据理力争,路司长又做出了“说一下你的组织关系,把你也调到滨城去”的表态——一般人没有这个底气,也没这个权力。



“在系统里,没几个人会这么硬顶我”,也能说明他的来头和性格了。



所以宋运辉的越级上报得罪了这位路司长,得到了“流放东海”的任命。


但这不代表他就是“打压”的化身,只是因为坐到了那个位置、拥有了比别人更大的权力,所以路司长必须用更变通灵活的思路去看待整体问题。

就像当初宋运辉之所以会被马厂长“点拨”,说他“得罪了上级领导”,就是因为他在比对过技术之后,认为部里准备引进的日本设备是落后于美国设备的,这会影响项目未来发展空间,还不如直接引进美国设备。



谁知后来国际形势变故,无法顺利完成设备采购的当口,宋运辉整理了三个替代方案供大家执行。



而在宋运辉到北京汇报情况的时候,之前和他持相反立场的路司长又在周司长已经偏向一号方案的前提下,出面支持了宋运辉更想要的二号方案。


因为当初路司长就不是为反对而反对,只是双方思考问题的立场不同。



宋运辉习惯了一切从技术出发,但在浪潮之下随全局而动,他必须学会迎合形式来做出最优调配。



路司长此刻选择支持宋运辉的二号方案,是因为他希望看到东海马上投产,所以他依靠了当下“能够用彻底贯彻并且理解上级意图的人”。



这很难不让人回想起宋运辉离开金州时,和水书记的那次深谈。


水书记说宋闵二人都是自己的徒弟,但闵忠生是用技术开路揽权,而宋运辉把技术当理想了,应该要学会一些手段。



他在经历了金州厂之后,的确学会了用一些俗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梦想,比如以退为进地让坑过自己的闵忠生帮忙搭上路司长那条线。



可实际上,宋运辉还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去融入面前这个庞大的人际系统。



都知道《大江大河》是借由三位男主个人命运来折射时代巨变,去展现我国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及个体经济三种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与变革。


当初一起走出来的三个人,无论怎样按怎么样的路线前进,其实都无法真正地彼此割离出去了。



当初雷东宝带着小雷家的人做电线,凭着价格低的优势还算是赚钱,可随着市场开放、人们对商品质量要求提高,登峰电线也不太有销量了。



没什么文化的雷东宝听取了他人建议,决定开办铜厂,为此他们申请了数额不小的贷款。


但相关人员全都缺乏技术指导,而500万贷款刚刚到位就面临严重超支的问题,负责铜厂的雷正明私自做了决定,弃用宋运辉介绍的靠谱高工,改用了要价便宜的所谓技术员。



即使宋运辉已经指出了小雷家的铜厂燃烧有问题,让他请专家处理,但雷东宝让手下人去调查也没有弄清楚原因。



铜厂爆炸了,村民们伤痛惨重,之前的资金设备投入也都打了水漂。



在资金出了问题、凡事一团乱麻的当口,雷东宝和饭店老板娘韦春红结婚了。



他跟宋运辉解释,这么做并非因为自己忘记了宋运萍,而是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把银行那批人聚到一起。



但宋运辉和雷东宝之间的关系连结,其实就来自宋运萍,如今雷东宝另娶,“妻舅”身份也就不复存在了。


失去宋运辉这个智囊和支撑的雷东宝,只能依靠自己的办法去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巨额贷款。


于是他铤而走险以“看望你生病父亲”为由,塞给负责的县领导陈平原两万块钱。



结果陈平原一朝东窗事发,雷东宝也牵连其中,被公安机关给带走了……



这道难题,兜兜转转又来到宋运辉面前。



十年情感,宋运辉会努力搭救,但他的原则和坚守依旧不能破。


如果说宋运辉一路解决难题,代表的是国营经济“除旧立新”,那么从卖馒头、山货开始闯事业的杨巡,无疑是个体经济的具象表现。



他开了个扬子街电器市场,虽然风光了一阵,但行情确实越来越不好。



而且他还遇到了蓄意挑事的小人,不但要把租户带走,还想着逼杨巡降租。



内外夹困的杨巡,还想攀着雷东宝和宋运辉的关系,再“回血”一笔,但市场环境和宋雷两家的关系都已经回不去了。



宋运辉回金州时,提到东海是沿海地区,有地域发展优势和政策优惠,杨巡就想转型到东海做日用食品批发生意。



东海自身发展优势是其一,宋运辉在这里扎根有所成、能让杨巡有所靠才是关键。


懂得钻营拿捏的杨巡,借着帮宋运辉送孩子租房子的契机开口,就是算准了对方性格耿直,一旦欠了人情就不好再拒绝。



这也是多年做生意留下的“后遗症”,凡事先防备,但伸手不打笑脸人。



即使自己喝得有点蒙了,还在反复琢磨,刚刚的酒席是不是哪里没有招待到位、有没有让领导们尽兴而归……



最后还使了一招苦肉计,喝酒喝到输液了,才成功拿到他想要的东海那块地……



杨巡愿意“装孙子”吗?恐怕没有谁愿意。


但他不是宋运辉,没有大学学历也缺乏官职背景,只能自己赤手空拳地打拼出一片天地让家里人安心。为了达成目的,他混酒场、赔笑脸,在发小宋运辉面前也耍起了心眼……



激变当中,所有人都在裹挟宋运辉以情感做判断,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仍以本心处事,这似乎决定了宋运辉在前进路上的孤独。



而孤独,也照亮了那些改革者们前进的道路。


总会有人被洪流所挟,一路顺流向下,但同样有人不惧风浪滔天,勇敢逆流而上。


渺小但真实,执着以信仰。江河湖海中,致敬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巨浪。


原创不易,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作者以及微信号(cj10141234)。

喜欢文章的话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这里是天涯娱乐八卦版版主cj的公众号,关注请添加微信号:cj10141234或长按二维码图片识别,跟我一起八卦。

(百因必有果,记得“在看”么么哒)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