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快一点到指定地点集合,体育委员整理队列队形。”
学生:“老师好!走向云南、走向昆明、走向北京、走向全世界!”
冬日的早晨,天气寒冷。但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的操场上,李家周还是带着高三体育特长班的35名学生,照常训练。还有2个月,孩子们将到昆明参加体育类专业统考,迎接重要的检阅。对于未来,他们怀着无尽的期待和憧憬。
孩子们大多来自山区家庭,刚刚到这里的时候,远没有如此坚定、自信,甚至对未来充满困惑。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高三体育特长班学生 张先蕊:“去采茶也就晒晒太阳,也感觉挺好的。”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高三体育特长班学生 王跃辉:“那个时候只想着混个毕业证,毕业之后出去打工,没想过考大学。来这个学校之后遇到李老师,李老师说去练体育。”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起床了没?动作快点,动作快点。”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每一天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松,因为我们离高考越来越近,要想自己梦想成真,该吃的时候要吃好,开开心心地吃好、玩好,该学习的时候,训练的时候要干好。这就是营养餐了,多吃一点。”
每天早上,李家周都要来食堂看看高三孩子们用餐的情况,利用这段时间和孩子们聊聊天,给他们鼓鼓劲儿。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我们搞体育的营养必须要跟上。”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食堂管理员 段太星:“我就说他人很好,他也好处,他对娃娃很好,对我们也好。他很操心,他很累,上体育班训练每个人都吃完饭走了,他还不能吃饭,还在培训孩子。”
生活中,李家周是孩子们的朋友、家长,而训练中,他是严厉的教练。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抓好靶以后,提、 拉、上,你看上一步,蹲下去,就没了。”
李家周也曾是一名田径运动员,获得过三枚省级比赛的金牌。20岁那年,伤病让他不得已告别赛场,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中学体育老师。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我自己想我当不了冠军,进不了省队、国家队,我可以在这个学校培养我的学生,去实现我曾经想当专业运动员的梦想。”
很难想象,在这个简陋的“土球场”上,32年来,李家周培养出了20公里竞走世界冠军王应柳、全国柔道冠军罗恒龙、李富兴等4个世界冠军、7个全国冠军,获得省级金牌40块。100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从这里出发,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1993年区二中的课余田径队成立以后,我们训练运动员就全部在这块场地上训练,一直到现在。”
当时训练条件艰苦,体育器材匮乏,李家周用旧轮胎做障碍跑工具、沙袋做杠铃,一块草坪就是柔道训练的垫子,每天带着学生翻滚上千次。有的孩子家庭困难,李家周自掏腰包,给他们贴补营养餐;有家长不相信体育可以改变命运,李家周就一次次地爬山做家访,跑断腿、磨破嘴,也不愿耽误任何一棵好苗子。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多次想放弃,毕竟一个人的毅力有限,因为我们这个学校的条件非常非常艰苦,场地非常非常差,要练好运动员,培养出去,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下来这个苦。”
为了提升训练水平,李家周自学柔道、举重、拳击、射击等多个项目的训练技巧。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常常骑车几十公里到市里向专家求教。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我有一段时间,应该是在2006年左右,我想放弃,不再组织课余田径训练队,但为什么转个眼,做一场梦又坚持下去,原因就是我曾经培养出去的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云南省冠军,这样的喜讯报回来的时候,我又振作起来了,还是坚持下去,这条路一定要走到我自己退休。”
如今,51岁的李家周仍然吹着响亮的口哨。也有曾经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他们要像李老师一样,也在体育教育这片热土上,播撒种子,收获希望。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体育老师 李家周:“我想用体育去改变农村的孩子,多一条路,经过体育的训练磨练锻炼出自己的坚强意志,将来可能在各行各行中实现自己冠军梦。”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高三体育特长班学生 张先蕊:“武术这方面信心还是有的。”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高三体育特长班学生 王跃辉:“希望能考上自己喜欢的武汉体育大学。”
临沧市临翔区第二中学高三体育特长班学生 李友路:“希望能考个大学,目标大学上海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