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英语“讲古”!漳州二中,cool~

漳视新闻  · 教育  · 2 周前

主要观点总结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用英语讲闽南文化故事”主题活动,以英语为桥梁,传承闽南文化,展现中华自信。活动通过创新的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参赛选手们以流利的英语和生动的演绎,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并融合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学校近年来着力打造英语教学特色,推出“英语+非遗”跨学科项目。该活动是学校在文化传承道路上的积极探索,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的使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活动背景与目的

活动起源于闽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讲古”,但此次创新地采用英语来讲述闽南文化故事,旨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并展现青少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责任担当。

关键观点2: 活动形式与内容

活动以“以英语为桥,传闽南文化,扬中华自信”为主题,参赛选手们通过流利的英语和生动的演绎,讲述了包括漳州南词的千年雅韵、八宝印泥的独特工艺、南靖土楼民歌的悠扬旋律以及漳州游神民俗中的热闹场景等故事。

关键观点3: 活动的推广与成果

活动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共有222个学生参加,将推选优秀作品参加福建省省赛。学校还计划将积累的成果编成校本教材,用于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

关键观点4: 活动的意义与影响

该活动不仅是一次语言学习的创新实践,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次积极探索。学校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的使者,用文化自信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正文

图片



“讲古”起源于闽南地区

是用闽南话讲述民间故事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不过

你见过用英语“讲古”的吗?




今天上午,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一场别开生面的"用英语讲闽南文化故事"主题活动在这里举行。此次活动以"以英语为桥,传闽南文化,扬中华自信"为主题,通过创新的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展现了我市青少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责任担当。
现场,参赛选手们以流利的英语和生动的演绎,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从漳州南词的千年雅韵,到八宝印泥的"冬不凝固、夏不渗油"的独特工艺;从南靖土楼民歌的悠扬旋律,到漳州游神民俗中"尪仔踩街"的热闹场景,每个故事都巧妙融合了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评委席上,来自菲律宾的外教ANNA不时点头记录。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二中)教务处主任冯碧凤介绍:“这次我们主要是调动我们高一高二的英语老师和学生,共有222个学生参加这次活动。我们将推选158份优秀作品,接下来会有28个同学参加福建省省赛。


据介绍,学校近年来着力打造英语教学特色,不仅聘请了英、美、菲律宾等外教开设口语课程,更创新推出"英语+非遗"跨学科项目。

外教ANNA说:“我从2005年开始在这里工作。我非常享受这份工作,而且我很高兴能够见证这10位选手的表现,因为他们让我们对闽南文化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校长林东兴介绍,同学们用英语讲漳州故事、讲闽南文化,学校未来将积累的一些成果编成校本教材,用于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

作为"大思政课"的创新实践,这场英语“讲古”将语言学习转化为文化自觉,通过英语表达与闽南元素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文化认同与国际视野结合,让文化传承活起来。

学校党委书记姚家辉说:“漳州二中一直以来都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次开展用英语讲闽南文化故事活动,是我们在文化传承道路上又一次积极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的使者。用文化自信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世界更加客观、公正、深入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图片

记   者/颜光铉、陈芳娇

编   辑/白   妮

   核/张   星

监   制/程   序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