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东围剿,信达冲刺,恒瑞狂奔,国产GLP-1谁能“虎口夺食”?

E药经理人  · 医学  · 1 周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国产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第5家仿制报产,华东医药获得受理的适应证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文章概述了国内GLP-1市场的竞争态势,包括生物类似药、创新药的研发进展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与授权情况。文章还提到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产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报产进展

华东医药等企业获得受理的适应证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国产GLP-1产品持续涌现,市场竞争激烈。

关键观点2: 国内GLP-1市场竞争态势

诺和诺德等企业在GLP-1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生物类似药、创新药的研发进展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

关键观点3: 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潜力

全球GLP-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一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日益凸显。

关键观点4: 企业合作与授权情况

企业间合作与授权是GLP-1市场的重要特点,诚益生物、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等企业的授权金额达到20亿美元左右,诺和诺德与联邦制药的BD交易创行业新高。


正文


中国GLP-1青苗,已经席卷全球。

撰文| Kathy

国内GLP-1掘金,硝烟再起。

近日,国产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第5家仿制报产,花落华东医药。华东此次申报获受理的适应证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去年4月,杭州九源成为首家报产的国产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此后丽珠、齐鲁、珠海联邦也陆续申报上市。

赛道里的绝对王者诺和诺德也再“爆”金币,20亿美元和联邦制药达成BD合作,并且捅破了首付款不超过2亿美元的“窗户纸”。

短短两年,GLP-1成为全球现象级爆火产品,都源自于两个字:减重。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与礼来的替尔泊肽,因其卓越且备受青睐的减重与降糖效果,让无数药企蜂拥而上。

在这个下一个千亿美元市场里,国产GLP-1正通过技术突围快速崛起,从诚益生物GLP-1小分子海外权益授权给AZ,到恒瑞3款GLP-1系列产品NewCo出海;再到默沙东超20亿美元获得翰森的临床前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全球独家权益,Apollo Therapeutics花费9.38亿美元引进东阳光药GLP-1/FGF21双靶点药物HEC88473的中国外全球权益,Verdiva Bio引进先为达生物每周一次口服伊诺格鲁肽的权益......全球制药巨头加速抢夺中国GLP-1市场的青苗,过去两年的总交易额已超200亿美元。

对外BD交易也仅仅是中国GLP-1资产席卷全球的缩影,从生物类似药到多靶点创新药,从国内市场到国际授权,来自中国的药企正在以“虎口夺食”之势,力图改写这条千亿赛道的竞争版图。

抢夺入场券

只看国内的GLP-1赛道,已是一片混战,生物类似药、创新药都“吻了上来”。

司美格鲁肽核心专利于2026年在中国过期,生物类似药研发企业已经扎堆,根据CDE公布的数据,仅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就有二十余家企业布局,包括九源基因、齐鲁制药、正大天晴、华润双鹤等。其中,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珠海联邦4家企业均已提交上市申请,其中九源基因、丽珠集团、珠海联邦均按照3.3类生物类似药申报,齐鲁制药按2.2类化药申报。国内司美格鲁肽首仿药物争夺硝烟弥漫。

在生物类似药上,来势汹汹“围剿”诺和诺德的先锋可以算得上是华东医药。

华东医药率先发起司美格鲁肽的专利挑战,其生物类似药研发进度为国内领先,2024年9月,华东医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证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批准,如今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受理,华东医药更进一步。

此外,华东医药还手握多款GLP-1自研产品。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中,华东医药透露在研的产品包括全球创新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长效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等多款产品,研发工作正稳步推进。

HDM1002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准,正在中国开展糖尿病适应症Ⅱ期临床研究,在今年3月启动了体重管理适应证Ⅲ期临床研究。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关于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适应证的中国临床申请于2024年3月份获批,在中国Ia及Ib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正在积极推进Ⅱ期临床试验相关工作,体重管理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2月份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此外,FGF21R/GCGR/GLP-1R靶点的多重激动剂DR10624目前已启动治疗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Ⅱ期临床研究,此前启动的另一项DR10624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Ⅱ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

可以说,面对GLP-1的巨大蓝海,华东医药凭借自身雄厚的基础,已经成为国内降糖及减重领域强有力的竞争选手,叠加其全面布局的优势,是成为国内GLP-1领域龙头的有力竞争者。

从创新药这个维度来说,“创新转型三剑客”的恒瑞、石药、中生,“胰岛素双雄”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本土biopharma的翰森、信达;biotech代表的锐格医药、硕迪生物、凯因科技……GLP-1的入局者众。

手握国内首个GLP-1双靶点减肥药玛仕度肽的信达生物,算得上跑得最快的。

在GLP-1赛道大展拳脚,信达颇为信心满满。原因来自于,玛仕度肽既是国内首个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也是全球首个在24周体重较安慰剂降幅突破15%的GLP-1创新双靶分子,展现出了同类最优的减重效果。从信达披露的数据来说,GLP-1类药物治疗24周的减重效果间接对比显示,玛仕度肽(9mg)治疗24周,与安慰剂对比体重较绩效下降水平为15.4%,而替尔泊肽为12.0%,司美格鲁肽为8.0%,利拉鲁肽为5.0%。

在创新药方面,国内仅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获批上市,而玛仕度肽或将于2025年在国内获批,这就可利用竞品尚未获批的两年窗口期实现快速放量。

根据全球知名机构Evaluate Pharma预测,与GLP-1相关的药物正推动全球处方药销售创纪录增长,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7.7%(高出前值2%)。对应地,到2030年相关产品销售额将接近650亿美元。

市场巨大的潜力已经凸显,2024年仅司美格鲁肽销售额为293亿美元,一直刷新市场预期的表现让诺和诺德、礼来市值直接冲顶,稳居全球药企前二宝座。在中国市场,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的贡献仅占全球销售额很少的一部分。

换言之,国内GLP-1 药物是个充满“诱惑”的赛道。这也难怪众多国内药企纷纷摩拳擦掌,加快研发步伐。

胰岛素双雄之一的甘李药业也不甘落后,2月14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自主研发的GLP-1RA双周制剂博凡格鲁肽(研发代号:GZR18)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向启动了全球首项III期临床研究,其目前已经完成该阶段首例受试者给药。

恒瑞医药在今年1月则对外表示,其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HRS9531、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RS-7535均已推进至Ⅲ期临床阶段,GLP-1/GIP/GCG三靶点激动剂HRS-4729也已获批临床。

先为达生物的伊诺格鲁肽则是全球首个具有cAMP偏向性的新型长效GLP-1激动剂,其在成人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三项中国Ⅲ期注册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2024年12月,其用于成人长期体重管理的适应症上市申请获CDE受理。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研发的GLP-1类减肥新药多达107款,中国药企开发的GLP-1类减肥药物有66款,其中25款已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力求在GLP-1药物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随着国家卫健委宣布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的到来,市场对减重赛道的关注度与热情再次被推高。


 推荐阅读 


140亿炸场!被减肥榜一大哥相中,冷门药企绝地翻盘?
* 茅台下场,礼来登台,华东抢戏,GLP-1造富嘉年华,谁是“炮灰”?


MNC眼里的香饽饽

临床竞速不停,出海也你追我赶。

原研药、生物类似药、本土创新药的多方内卷下,本土GLP-1的出海大势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也更猛一些。

早在2023年,诚益生物与阿斯利康达成一项超20亿美元的独家许可协议,共同打造下一代GLP-1R激动剂ECC-5004,诚益生物将获得1.85亿美元的首付款。

去年12月,翰森制药与默沙东签署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默沙东获hs-10535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全球独家许可权,翰森制药可获1.12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该药物是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口服小分子 GLP-1 受体激动剂。

恒瑞则是三款产品组合达成60亿美元交易,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款1.1亿美元,2024年将其3款GLP-1类创新药HRS-7535、HRS9531、HRS-472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这笔60亿美元的交易创造了恒瑞出海授权纪录,也开创了NewCo的出海模式。

不难看出,GLP-1向来不乏大BD,从合作金额上来看,此前诚益生物、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的单个分子的平均授权金额都达到了20亿美元左右,但首付款往往未超过2亿美元。

但就在数日前,诺和诺德打破僵局。

诺和诺德选择押注联邦制药减肥药UBT251,首付款2亿美元,以及最高1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获得UBT251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独家权益。

据联邦制药披露,UBT251是一款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CG(胰高血糖素)三靶点受体激动剂,当前处于早期临床开发阶段,在临床前环境中已显示出对所有三种受体的有效活性。根据联邦制药此前公布的临床前小鼠减重数据,UBT251下降幅度高于礼来的替尔泊肽。在小鼠模型中的UBT251的总体减重效果则与礼来的GLP-1/GCG/GIP三靶点药物Retatrutide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诺和诺德与联邦制药的BD交易,2亿美元的首付款也突破了此前跨国药企购入中国GLP-1资产首付款不超过2亿美元的隐形门槛。梳理来看,诺和诺德的这笔交易是2025年开年以来首付款最高的license-out交易,也是中国GLP-1赛道迄今首付款最高的license-out项目。

GLP-1类药物作为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的革命性创新药,正以年均超20%的增速重塑全球医药市场格局。

截至2024年,全球GLP-1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Evaluate报告显示,肥胖症和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额到2030年有望超1000亿美元,甚至更高。彭博行业研究数据则指出,全球已有90多家药企有正在研发的减重药物,至少有120种相关药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其中绝大多数治疗方案基于GLP-1类药物。

在这千亿级赛道中,诺和诺德与礼来凭借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单靶点/双靶点产品占据主导地位,但多靶点、口服小分子等创新方向仍存在巨大空缺。

仅从目前来看,潜在千亿市场只跑出来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家公司显然并不合乎一个产业的发展逻辑,这也难怪其他MNC摩拳擦掌,你追我赶。这也让中国的具有潜力的管线在全球崭露头角,GLP-1口服小分子、GLP-1/GIP双靶点,GLP-1/GIP/GCGR、GLP-1/GCGR/FGF21三靶点,ActRII等新靶点的优质资产都成为了香饽饽,越来越多的中国GLP-1创新药产品,正借助BD快速进军全球市场。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图片

精彩推荐

图片
大事件 | IPO | 融资&交易 | 财报季 | 新产品 | 研发日 | 里程碑 | 行业观察 | 政策解读 | 深度案例 | 大咖履新 | 集采&国谈 | 出海 | 高端访谈 | 技术&赛道 |  E企谈 | 新药生命周期 | 市值 | 新药上市 | 商业价值 | 医疗器械 | IND | 周年庆
大药企 | 竞争力20强 | 恒瑞 | 石药 | 中生制药 | 齐鲁 | 复星 | 科伦 | 翰森 | 华润 | 国药 | 云南白药 | 天士力 | 华东 | 上药
创新药企 | 创新100强 | 百济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 康方 |  和黄 | 荣昌 | 亚盛康宁杰瑞贝达微芯再鼎亚虹
跨国药企MNC卓越辉瑞AZ诺华罗氏BMS默克赛诺菲GSK武田礼来诺和诺德拜耳
供应链赛默飞药明凯莱英泰格思拓凡康龙化成博腾晶泰龙沙三星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中国医药手册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