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Q2固收+基金转债持仓点评【中信建投固收】

CSC研究 固收团队  · 财经  · 2 月前

摘要

核心观点 :

基金的2024年2季度报告已基本披露完毕。从转债持仓市值看,除一级债基、转债基金的转债持仓金额有所增加外,其余品种的转债投资金额均环比有所下降;从转债仓位看,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普遍较24Q1下降;从份额角度观察,延续Q1趋势,含“权”属性高的固收+产品份额增长乏力,但是转债ETF与转债基金份额大幅增长,反映持有人对于纯粹转债资产的偏好。一方面,基金持有人出于多种因素而不愿意申购二级债基,导致二级债基这一转债最大持仓主力短期内份额增长较为乏力,增量资金有限;另一方面,基金持有人又认可当下转债资产的整体投资价值,持续申购转债ETF等更为纯粹的转债产品。

信息或事件:

    截至2024年7月22日,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可转债基金的2024年2季度报告已基本披露完毕。

1、一级债基、转债基金持仓转债金额提升,而二级债基有所下降

投资于可转债的公募产品主要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偏债型混合基金,我们以按照Wind基金分类口径,对上述开放型基金的转债持仓进行梳理,观察其2季报转债持仓的变化。在底层资产回报层面,24Q2中证转债指数先扬后抑,季度涨跌幅+0.75%,其中中证转债指数在5月20日收于404.05点,为二季度内最高点。

从转债持仓市值看,除一级债基、转债基金的转债持仓金额有所增加外,其余品种的转债投资金额均有所下降。二级债基的转债持仓金额延续24Q1的下降趋势,在24Q2环比进一步下降96亿元至1068亿元,混合债基-偏债型基金Q2转债持仓281亿元,环比下降41亿元(14.4%)。

一级债基预计主要受益于份额增长较快驱动,Q2转债持仓环比增加61亿元(+9.5%)至639亿元;转债基金持有的转债资产经历24Q1的大幅下降后,Q2环比增加83亿元(+19.3%)至431亿元,超过2023年末水平。

从转债仓位看,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普遍较24Q1下降。二级债基的转债仓位延续Q1的下降趋势,且降幅最为明显,24Q2二级债基转债仓位(占基金净资产比例)14.12%,环比下降2.6pct;一级债基转债持仓金额虽环比有所提升,但仓位环比下降0.56pct至7.9%;转债基金与一级债基类似,持仓转债金额提升但仓位环比下降1.56pct至88.25%;偏债混合基金的转债仓位环比下降0.56pct至9.29%。

 2、转债基金、转债ETF份额快速增长,成为增持转债的主力品种

    份额方面延续Q1趋势,含“权”属性高的固收+产品份额增长乏力

    作为转债投资主力的二级债基,Q2份额增长延续Q1偏弱趋势,Q2仅为小幅净申购,而一级债基受益于债牛行情,份额增长则较为明显,环比增长11.7%。转债基金Q2份额环比大幅增长18.4%至343亿份,反映背后持有人对于纯粹转债资产的偏好。偏债型混合基金与灵活型混合基金则受权益市场拖累,Q2份额进一步净赎回。

转债ETF份额大幅增长,反映持有人对于纯粹转债资产的偏好

与转债基金的份额变化趋势类似,市场上两只转债ETF份额(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与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在24Q2出现大幅增长。24Q2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流通份额由6.8亿份增加至10.9亿份,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流通份额则由0.46亿份增长至1亿份,且两只ETF流通份额在7月中仍然保持快速提升趋势。

2021年以来,伴随二级债基规模的快速扩大,二级债基成为持续增持转债资产的最强主力,而24年至今受权益市场表现拖累、债市走强等因素影响,二级债基份额增长相对较为乏力,从而导致其对转债资产边际增持情况持续走弱,而基金持有人则对以投资可转债为主的“纯粹转债产品”展现出更强偏好,Q2转债基金、转债ETF份额均有明显提升。若将以上两只可转债ETF与转债基金合并计算,则Q2其合计增持转债超130亿元,成为固收+基金投资转债的最大变化因子。因此Q2末转债市场呈现出矛盾状态:一方面,基金持有人出于多种因素而不愿意申购二级债基,导致二级债基这一转债最大持仓主力短期内份额增长较为乏力,增量资金有限;另一方面,基金持有人又整体认可当下转债资产的整体投资价值,持续申购转债ETF等更为纯粹的转债产品。

3、持仓的转债标的进一步分散化

从增持/减持金额前十个券看,整体持仓变化较为平稳。24Q2固收+基金增持前五个券分别为兴业转债、豪鹏转债、杭银转债、博23转债、广泰转债,其中豪鹏转债、博23转债、广泰转债均为Q2进入转股期,因此基金持仓在2季度披露较为全面;减持前五个券分别为温氏转债、中信转债、广汇转债、大秦转债、鹰19转债,其中广汇转债、鹰19转债的减持主要受Q2信用风险事件扰动。整体而言,从增持/减持金额前十个券看,Q2固收+基金整体持仓个券变化较为平稳。

持仓集中度延续分散趋势。24Q1受底层资产到期/转股后没有更好的替代选项,固收+基金转债持仓呈现明显的分散化趋势。Q2虽没有大量底仓大票的到期与赎回,但固收+基金的持券风格整体延续了分散化的趋势。除持仓前五个券外,前十、前二十与前五十个券的持仓金额占全部固收+基金转债投资金额比例分别下降0.1pct、0.3pct、0.7pct。

4、投资观点

在6月转债市场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影响下,转债市场整体估值持续下压,7月以来转债资产估值进一步压缩。我们认为当下转债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有所过度,存量的500余只转债预计仍将以强赎转股为主要退出方式。当下的转债资产,无论从期权价值角度,还是从未来退出方式角度观察,均处于低估状态。截至7月21日,全部转债的余额加权YTM已经达到4.9%,转债市场存在系统性的配置机会。具体思路上,我们认为Q2各类固收+基金的份额变化已经展示了高效率的转债配置方式——通过可转债ETF把握当下可转债资产被低估的系统性机会。

风险提示

权益市场波动风险。可转债价格与正股存在较高相关性,若权益市场出现较大调整,可能导致转债投资出现较大亏损。

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转债市场日均交易金额较2022年已有显著下滑,若转债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下滑可能对估值中枢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转债市场的流动性与机构行为与债市息息相关,若债市出现较大扰动可能通过流动性影响到转债市场表现。

利率及信用利差波动风险。目前转债市场债底均值已达到较高水平,若未来利率或信用利差出现较大波动,可能导致转债的纯债价值亦随之波动,转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信用与退市风险:部分个券已逐步临近到期,若最终无力兑付债务可能引发信用风险;若转债对应正股退市,转债亦随之退市,可能导致没有公开市场交易的退市风险。

条款行使的不确定性风险。对于发行人而言,下修、强赎条款的形式需要综合考虑发行人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因此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伴随转债剩余时间的减少,个券的强赎、下修概率并非必然提升。

文章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2024Q2固收+基金转债持仓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7月24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曾羽,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2070011

周博文,执业证书编号:S1440520100001


免责申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CSC研究 固收团队)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曾羽(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2070011)固收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推荐文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