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食品安全“新国标”来了!要给孩子这么挑——

首都教育  · 食品安全  · 4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涉及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等。其中,关于食品标签的新标准备受关注,强调了致敏物质的标示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关于食品真实属性的信息。新标准还扩展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同时鼓励减盐、减油、减糖的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及多种食品类别。

包括食品标签标准、特殊膳食食品标准、食品产品标准等,共有50项。

关键观点2: 食品标签新标准强调致敏物质的标示。

预包装食品标签需要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如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等作为食品配料时,需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方式强调。

关键观点3: 新标准对“不添加”“零添加”等宣传语进行规范。

不允许使用这些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而是要求提供真实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关键观点4: 营养标签标准的修订也值得关注。

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扩展,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以及新的糖和饱和脂肪(酸)。同时,鼓励减盐、减油、减糖的健康生活方式,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正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这些标准与公众日常消费的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食品添加剂、消毒剂等密切相关。


新发布标准包括:食品标签标准2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3项、食品产品标准4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3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1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8项、检验方法标准29项,以及《生乳》《灭菌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9项标准修改单。


其中,和大家日常选购食品息息相关的是关于食品标签的新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如何看懂标签中的新变化?如何为孩子挑选更健康的食品?一起来学习吧!



家有“敏娃”,选购细看新标签


我们日常购买的除了生鲜等,绝大部分食品都是预包装食品。预包装食品标签是食品的“身份证”,过去强制标示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保质期等。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此次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在新标准正式实施后,我国食品标签将要求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


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强调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


因此,如果孩子有食物过敏史,今后可特别关注食品标签上致敏物质的提示信息。




不被“零添加”“不添加”迷惑


很多食品企业利用家长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宣传语,吸引家长给孩子购买。


事实上,“不添加” “零添加”只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


以某款“果汁饮料”为例,饮料的标签上写了“不添加蔗糖”,但其实蔗糖只是“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种,同时果汁中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绝不等于产品中不含有糖。


为了避免这些声称对消费者的误导,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今后,家长想要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包括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还是应该认真阅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信息


通过营养标签可以充分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如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特点使用“含量声称”,如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低脂、低钠、低糖或无糖等,相应的声称都有严格的标准规定。


食品中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会在食品营养成分表中明示。家长若关注孩子摄入糖分的情况,阅读营养成分表中的糖含量才是正确选择。




营养素做加法,选购更精确


本次《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修订后,营养标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营养成分作用声称以及其他补充信息


在营养素种类里面,新标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由“1+4”扩展为“1+6”即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之外,增加了饱和脂肪(酸)两项。其余的营养素如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是企业自愿标识。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身体需求挑选产品,从而科学控制其能量、脂肪、糖等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留意“三减”提示语


近年来,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在持续上升。同时,儿童青少年时期对其口味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从小引导孩子们健康的饮食理念,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


为落实“三减”(减盐、减油、减糖)健康生活方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本次发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提出,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希望能够引导儿童青少年认识到盐油糖对健康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yqbjll@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来源:央视新闻、新京报等

编辑:冯思畅

校对:岐贝乐

审核:荆溪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