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经》二十七章: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范美忠的存在言说  · 自媒体  · 昨天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善行、善言、善数等方面的特点,强调了真正的善是自然的、绝对的、超越的,无条件的、无限的、完美的。同时,文章也讨论了圣人的特点,包括无条件接纳和救渡众生的大爱。最后,文章指出追求至善是生命的终极目的,而学习和效法圣人是成为圣人的必经之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真正的善是自然、绝对、超越的

文章强调真正的善没有痕迹和瑕疵,是绝对的、超越的,而非人为造作的有条件的。

关键观点2: 圣人具有无条件接纳和救渡众生的大爱

文章描述了圣人的特点,包括对不善之人的无条件接纳和帮助,以及救渡众生的博爱精神。

关键观点3: 追求至善是生命的终极目的

文章认为追求至善是生命的终极目的,需要通过学习和效法圣人来实现。

关键观点4: 不善之人对善人的修行有助力

文章指出不善之人的存在对于善人的修行是一种磨砺和助力,不能被排斥和放弃。

关键观点5: 领悟和实践无条件的绝对之善是生命真谛的领悟

文章最后强调只有明白并践行无条件的绝对之善,才算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正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无论辙迹,瑕谪,筹策,还是绳约,皆是人为之造作,它有痕迹和瑕疵,因此是相对的,具体的,有限的,有条件和不完美的。而真正之“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和善结”则是自然地,绝对的,超越的,无条件的,无限的和完美的。

用苏格拉底的理念论来说,就是善之理念的完美性和善之具体事物和行为之有条件和不完美性的差别,后者是前者的山寨低配版,它无法满足我们心灵对绝对的,完美的,无条件的,终极之善的渴求。于是一个人之根本存在意义和目的,不在于追求有限的知识能力和世俗之名利地位,而在于求得绝对而超越之善。此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追求至善,回归无条件之道德,即成为圣人和真人,方为生命之终极目的。可是圣人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就是他的无条件接纳,包容和救渡众生之大爱。所谓“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就超越了相对善恶之分别,而回归心性本体之明,从而无善无恶,平等无分别心,这就是所谓“袭明”,即承袭自道德的,自性本体之明。

既然如此,一个一心求善道,想止于至善而成圣之人,就须学习和效法圣人,此即“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前后两个“善人”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止于至善之圣人,后者是指渴望修行善道的慕道之人。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要效法和学习绝对全善之圣人,但却不可排斥和放弃那些不善的人。他们是追求修道成圣之人的资粮。在对不善之人的无条件接纳,帮助和转化之中,善人之我执和分别心逐渐被磨砺和化掉,知行之间的分裂逐渐被克服。因此,不善之人的存在,乃是善人修行之磨刀石和极大的助力。就此意义而言,求善修道之人不仅应该尊重和宝爱足以成为其师的圣人,也应该珍惜爱护那些似乎看起来让人厌恶的不善之人。否则的话,你也许有些世俗聪明之分别智,可就求道成圣之智慧标准而言,也不过是执迷无明之俗众而已。能够明白和践行无条件的,无分别的绝对之善,才是领悟了生命真谛之奥妙!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