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用后付”,多赢还是双输?

哈佛商业评论  · 商业  · 昨天

正文



如今,电商普遍支持使用Afterpay和Klarna等“先用后付”(Buy Now, Pay Later)的支付方式,这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者不再依赖借记卡或信用卡,而是越来越多地使用“先用后付”服务,有时还会通过无息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支付。然而,对零售商来说,“先用后付”成本高昂。同时,考虑到这种支付方式的流行度和影响力,政策制定者也已经开始监管“先用后付”产品。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尽快明白,“先用后付”是如何(以及为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是否值得零售电商们投资?是什么让它们对消费者如此有吸引力?谁在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先用后付”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


我们的新研究即将发表在《市场营销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上。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先用后付”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我们比较了美国一家大型零售商在引入“先用后付”前后的交易数据,以及其中7.5万名使用“先用后付”的消费者和20万名不使用“先用后付”的消费者之间消费模式的差异。


我们发现,使用“先用后付”会立即大幅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额。使用“先用后付”的消费者更有可能购买产品,他们购买产品的可能性从17%增加到26%。此外,在使用“先用后付”之后,消费者的购物车容量平均比之前多了1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消费增长并不是短期的,而是持续了将近6个月。这表明,“先用后付”带来的是持久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消费激增。


谁受影响最大?分析表明,“先用后付”对“经济拮据的消费者”的影响更大。与不太依赖信用卡的消费者(如使用借记卡的消费者)相比,依赖信用卡的消费者更有可能在使用“先用后付”之后进行购物。同样 ,“经济拮据”的消费者以前更倾向购买小额商品,但在使用“先用后付”后,他们的购物支出显著增加。对于这些消费者,“先用后付”使他们的购物车容量增加了14%,而对本就进行大额消费的消费者来说,使用“先用后付”后,其购物车容量仅增加了3%。


“先用后付”如何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


为了解“先用后付”是如何鼓励消费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中,我们假定了一个消费情景,并要求参与者在此情景中选择一次性付清还是分期付款。同时,我们控制其他消费的细节保持不变(包括消费金额等),以防参与者仅是因为消费总额太高而选择“先用后付”。


在这些实验中,“先用后付”的参与者报告称,相较于一次性付清的参与者,他们感到的经济压力更小。尽管一些“先用后付”平台要求消费者立即支付一部分首付,一些需要一次性付清的平台又允许参与者延后支付款项,但“经济压力更小”的感受仍然成立,就算产品不同或分期付款次数不同也是如此。


我们后续的研究揭示了产生这种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首先,“先用后付”将购物成本分成较小的几个部分,这种分期付款的能力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可以更好地控制预算。小额的“先用后付”比大额的一次性支付更容易管理,哪怕大额款项可以延迟付清。其次,“先用后付”时,分期付款的金额较小,这让消费者觉得,这些金额微不足道。所有因素加在一起让消费者感到,自己在经济上不那么拮据,从而鼓励他们在购物车里添加更多的商品。


零售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提供“先用后付”服务的好处多多。“先用后付”不仅能鼓励消费者购买原本不会购买的商品,还能让他们买得更多。因此,将“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支付方式会增加零售商的收入。


“先用后付”服务会将费用分摊成几个较小的分期付款金额,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地控制预算,帮助他们减少购买商品时的经济压力。此外,我们的研究发现,在6个月后,大多数使用“先用后付”的消费者仍然在使用这种支付方式,这表明,他们没有拖欠还款,也没有失去使用这项服务的资格。


乍一看,“先用后付”似乎是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双赢。“先用后付”刺激了消费、增加了零售商的收入,同时对消费者来说,又减少了他们在经济上的束缚。但是,使用“先用后付”仍需谨慎。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可能会通过“先用后付”,让本就经济拮据、又依赖信用卡的消费者的购物支出增加。其他一些研究表明,“先用后付”可能助长消费者的过度借贷,导致财务压力。因此,零售商需要谨慎考虑向哪些消费者提供“先用后付”,以及允许消费者使用多少“先用后付”额度等。此外,政策制定者正日益加强对“先用后付”服务的监管,以防止消费者过度借贷,出现财务困难。因此,在考虑是否(以及如何)向消费者推出“先用后付”服务时,公司除了关注收入增长外,还必须将过度借贷和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纳入考量。


. . .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研究了数十万笔交易,但我们的数据仅来自一家零售商。“先用后付”对其他市场的零售商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鉴于“先用后付”越来越流行,以及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它很可能会继续成为电商零售的核心功能。我们的研究证明了“先用后付”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了解“先用后付”对消费者行为以及零售收入的影响,企业就能抓住它提供的价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狄奥尼修斯·昂(Dionysius Ang) 斯泰因·马森(Stijn Maesen)| 文  

狄奥尼修斯·昂是利兹大学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副教授。她的研究侧重于消费者行为,研究重点是情感和决策。斯泰因·马森是伦敦帝国学院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零售商的营销活动如何影响公司业绩和社会成果。

DeepL、ChatGPT | 译   张雨箫 | 编校




推荐阅读






往期推荐



投资高回报低,AI何时能成为企业真正的增长引擎?

职场“夹心饼干”不好当,五招教你摆脱困境

你的AI用错了,这些问题才是它的“主战场”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哈评中文网,获取更多精品内容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