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大集团2024年度最具价值个人,为什么是他们?

华大集团BGI  · 生物  · 昨天

正文

2024年,全球各地的华大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共同为生命科学事业创造价值。其中,有三位优秀代表凭借卓越业绩,斩获华大集团2024年度“最具价值个人奖”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位得奖者具体做了哪些亮点工作,以及背后都有哪些故事,希望以此激励每一位华大人,在新的一年里砥砺前行,迎接全新的旅程!


旦增旺姆

华大集团国内区域规划与发展中心业务拓展经理

获奖理由:

扎根雪域高原7年有余,稳步推进华大事业在高原扎根、生长。2024年,她不惧艰险在珠峰之巅工作长达两个多小时,其中一小时更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坚持,保障了团队科研目标的实现,和伙伴一起创造了掌上超声采集数据的世界纪录,为圆满完成珠峰科研行动奠定了基础。

问:恭喜您获得华大集团2024年最具价值个人奖,得知获奖时您的心情如何?

旺姆:当时其实真的是惊讶、惊喜又激动,因为华大是一个人才聚集的地方,有很多优秀的员工。这次有幸拿到这个荣誉,对我的人生来说是特别有价值的,真的很感谢。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加入华大到现在快8年时间,这个过程中我做的许多事情,都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收获。未来,我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再接再厉。

问:您在华大集团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在华大的工作经历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旺姆:加入华大后我负责的第一件事是协助完成7个地市全区包虫病筛查工作,这个项目华大免费检测了近200多万管,为西藏包虫病防治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我们在西藏落地了民生项目,包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等。最近我们在做“沙膜”项目,去年我种了20多种作物,包括土豆、萝卜、青稞这些经济作物,我种的萝卜每亩产量差不多有9800斤,希望接下来能够进一步应用,帮助西藏解决治沙和生态修复问题。

我觉得在华大(工作)不是用钱来去衡量的,对我来说都是幸福感和收获感满满的工作。从我加入华大之后,家里人一直对我的工作很好奇,因为我除了在医院之外,一会儿去登山搞科研,一会儿去种地,做了各种不是我原来所从事领域的事情。但这些确实挺有意义的,而且我很开心,感觉自己在华大团队里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做了更多新的项目,然后通过推广这些项目,让更多人获益。现在,我们已经把华大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带到了西藏,造福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我觉得这是西藏华大做得最好的一点


董宇亮

华大序风总经理、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领域首席科学家

获奖理由:

加入华大11年,始终以先利其器大目标为导向,成功建立华大蛋白工程平台,主导激发光、自发光和不发光测序技术路线所有核心蛋白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确保核心原料供应安全和成本可控,为华大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带领团队成功开发CycloneSEQ测序技术,加速推动Cyclone产业化,建成杭州华大序风生产基地,实现1000台设备和10万套芯片产能;2024年9月9日CycloneSEQ测序技术正式发布,开启SEQ ALL新征程;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尖兵重点攻关计划等。


问:请问您怎么理解“最具价值个人奖”?

董宇亮:非常感谢今年能被授予这项荣誉,这是对我以及我们团队多年工作的认可,同时这也是一种鞭策,鞭策我们在下一阶段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未来,我们团队也将基于新一代的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布局更多智能化的产品,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让终端客户能够用起来,实现产业化的落地和升级,在纳米孔测序技术领域实现全球引

问:2024年发布的两款纳米孔基因测序仪,此前研发的过程中您和团队克服了哪些困难?

董宇亮:团队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最终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CycloneSEQ测序技术和产品。我们在早期遇到了很多挑战,因为纳米孔蛋白的分子量大及其结构的复杂性,和以往我们在蛋白工程的经验区别很大,一开始我们甚至连蛋白的结构都预测不出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进步,经过2-3年时间的不断探索研究,我们确定了一条比较合适的技术路线。

另外,纳米孔测序的芯片实际上是BT和IT融合的技术,为了确保芯片的稳定性,团队也做了大量的攻关工作,涉及到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AI算法、软件、硬件控制、生化等近20个细分的专业模块。这对团队的专业度和协作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任何一个板块出现问题,整套系统都不可能成功。所以也非常感谢我们项目团队,大家为了一致的目标,不断往前推进,最终把技术呈现在用户面前。


苏航

华大基因东北区域总经理

获奖理由:

成功实施哈尔滨民生项目,协调多方资源创造性地完成80万例“从消化道到四高人群”的群体检测;整合资源协同开展多项科研合作,覆盖“生、活、染、慢”及测序仪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成功申报1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和中试平台,实现产研用全贯穿;带领团队快速建成面向多组学疾病防控的龙江智惠实验室,推动13311i模式落地和产品孵化。

问:请您谈谈本次获奖的感受。

苏航:最具价值个人奖是华大集团颁给个人的最高奖项,但是这些价值并非我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所有参与到相关工作的同事们一起创造出来的,这里面不光包括黑龙江本地的团队,还有东北区以及在全球各地曾经参与支持和帮助了哈尔滨民生项目的每一位同事。

三年前我刚来黑龙江的时候,整个团队包括我在内只有4个人,目前我们团队有接近100人,我们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有了3000平方米的实验室,也创造了非常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我想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力量,也是华大信任我们,给我们提供机会和平台伸展拳脚,创造这样的价值。

问:您认为哈尔滨民生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苏航:我记得一开始是没有人相信我们能把这个项目做成的,整个过程遇到了非常多的难题,现在回顾它为什么能成功,我觉得就印证了汪建老师说的——信念、信仰和信心。因为我们相信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相信通过华大自主可控的平台和多组学前沿技术可以为尔滨百姓造福,并且“造福”是一件发自内心想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信念和信仰

为了承接哈尔滨民生项目,我们也创造了华大速度、冰城速度,用45天完成了从设计到实施并投入使用,建成了一座具有科技美感的实验室。我们也结合华大历史和尔滨本地文化,为实验室打造了科普长廊。在科研方面,我们会依托华大自主可控的平台及技术,未来在慢病及高危人群专病研究,包括寒地中老年自然人群队列以及相关的卫生经济学的评价,肠道微生物数据库等方面来开展科研活动。我们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对社会有意义的,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要始终保持科技向善的初心。这就是我们能够把这个项目做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