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填补空白!首次“向上弹射人体防护装置生物动力学”试验成功完成

中航工业  · 民航  · 昨天

正文

图片


为提高飞行员作战能力,保障飞行员颈部健康。近日,中航工业航宇牵头,联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和天津理工大学,首次开展了“向上弹射人体防护装置生物动力学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试验01.jpg


试验背景


随着现代战机向多用途、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具备光学显示、定位瞄准、夜视成像等功能的综合显示头盔已广泛应用于作战训练。综合显示头盔在具备高科技显示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显性的物理特征,即综合显示头盔比普通保护头盔重量增加一半以上,这增加了飞行员的职业风险——飞行员在操作战斗机连续翻滚和加速时,需要不停地转换头部姿态观察外部情况,导致飞行员颈部拉伸和扭转负荷超出耐受阈值,易造成颈部扭伤/拉伤、骨折/脱臼等损伤,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的高速弹射。据统计,在超过1100千米/时的弹射案例中,飞行员颈椎损伤率高达37%。


试验过程


试验02.jpg


试验时,在弹射模拟控制器上对乘员施加1G—4G的向上弹射过载,模拟飞行员弹射时头部佩戴综合显示头盔时产生的甩打效应,通过监测人体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肉上的肌电信号,将主动弹射和被动弹射进行对比,同时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高速摄像阵列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等测试手段,实现毫秒级冲击动态数据的精准捕捉。


试验意义


试验03.jpg


本次试验完成了12人次共120余发次真人弹射模拟,以及10余发次假人弹射模拟,获取了不同加速度弹射工况下人体颈部肌电信号和力学特征参数等数据,开拓了“真人—假人”协同试验验证模式,成功建立了向上弹射工况下人体颈椎生物力学特征数据库,解决了单一试验手段中数据获取不全等问题,这一突破填补了航空医学防护领域技术的空白,也为新型弹射座椅研发提供了关键性的人体防护工效学支撑。



航空防护救生专业拓展


据悉,弹射座椅自诞生以来,防护救生装备已历经了多代技术革新,从简单的火药垂向推进逐步发展为具备复杂态势感知能力、智能自主判断能力和复杂不利姿态救生能力的综合救生系统,显著提升了飞行员的作战效能和意外情况下的生存概率。目前,航宇研发的弹射座椅保持着救生包线内100%的弹射救生成功率。

新一代火箭弹射座椅将飞行员颈部防护技术作为研究重点,以保护飞行员“生命安全”为基础,以保障飞行员职业健康为目标,助力飞行员战斗力生成,奋力谱写航空强国建设新篇章。



铁粉必看

魏应彪一行到中航科创及所属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国务院国资委“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航工业沈阳所

图片

/杨军蔚、刘灿萍 剪辑/焦佳炜

制作/王健 责编/张程

主编/肖瑶 监制/李同礼

来源/中航工业航宇

图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