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禁用“零添加”!食品安全新国标亮相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食品安全  · 3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涵盖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等。标准涉及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等四大类,相互衔接以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强调定量标示要求,包括标示致敏物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新增了6个产品类别。新标准还针对婴幼儿群体的特殊要求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此外,新标准增加了数字标签的标示要求,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发布与种类

国家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涵盖各类食品,包括乳制品、肉制品等。

关键观点2: 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要求

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强调定量标示要求,必须标示致敏物质。

关键观点3: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新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新增了6个产品类别,以更好地满足有特殊医学需求的婴儿的需求。

关键观点4: 婴幼儿辅食标准的修订

针对婴幼儿群体的特殊要求,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标准和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标准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关键观点5: 营养成分的准确标示

新标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扩大,包括糖和饱和脂肪(酸)。此外,还增加了数字标签的标示要求,以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感。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7日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这些标准与公众日常消费的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标准体系中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过程规范、检验方法四大类标准相互衔接,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避免 “零添加”“不添加”等误导消费者

“不添加”“零添加”真的就是什么都不添加,更加健康优质?


比如一些饮料产品,食品标签上写着“不添加蔗糖”,但配料表中却含有果糖、果葡糖浆等,让消费者误认为产品中不含糖;有些含糖饮料声称“不添加甜味剂”以吸引消费者,却使消费者产生产品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为了使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避免使消费者盲目关注这些宣传用语而忽略产品真实属性,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中心主任朱蕾说,想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正确阅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是关键。

强制 标示致敏物质

根据新标准,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含量,如燕窝月饼需标示燕窝的含量。朱蕾说,新标准强化了定量标示要求,就是要规范行业乱象,引导正确消费认知。

为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新标准要求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必须强制标示。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强调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以后可以特别关注食品标签上致敏物质的提示信息。”朱蕾说。

特别关注 婴幼儿需求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为患有特殊疾病或处于特殊医学状况的宝宝量身定制的。对于这些婴儿来说,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其重要甚至是唯一营养来源,对其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营养支持作用。


新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新增了6个产品类别,分别是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脂肪代谢异常配方、高能量配方、蛋白质组件和中链脂肪组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一室主任方海琴介绍,新增产品主要服务于患有难治性癫痫、生长发育迟缓、脂肪酸代谢吸收障碍等特殊医学状况的婴儿,也覆盖了部分患有罕见病的婴儿群体。不同类别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因此,在使用这类产品时,要在专业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产品类别。

婴幼儿辅食


此外,新修订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标准,也针对婴幼儿群体的特殊要求,在扩大产品品类、营养成分指标、添加糖供能比等方面做了补充和修订。“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合理设置指标和范围,确保给宝宝充足和安全的食品营养。”方海琴说。

准确标示 营养成分

新标准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由“1+4”(即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扩展为“1+6”,增加糖和饱和脂肪(酸)。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邓陶陶说,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营养和健康问题聚焦在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高发。而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合理膳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修改后,消费者可以在营养标签里看到糖、脂肪等物质的含量,从而理性购买食用。


新标准要求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提示语。邓陶陶说,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象不容忽视。肥胖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儿童青少年时期,口味正在形成,需引导孩子们健康饮食,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

标准修订后,营养标签该怎么看?营养标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营养成分作用声称以及其他补充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往往有3列数据:第一列说明的是这个食品里面主要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第二列反映的是每100克/100毫升食品或每份食品里各种营养素的含量;第三列是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数,反映的是这种食品中的营养素与人体每天需要量的比值。比如蛋白质,如果NRV为14%/100克,就意味着吃100克此类食品,可以满足一天蛋白质需要量的14%。

推广 应用数字标签

新标准增加了数字标签的标示要求,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等功能,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感。

消费者通过扫描数字标签二维码,可实现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功能,并可获取有关食品成分、使用说明、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相关信息,这一创新举措将有效解决部分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信息时因字体小而“看不清”“找不到”等问题。


来源 | 《人民日报》(2025年3月28日 第11版),原标题为《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涉及乳制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 预包装食品禁用“零添加”等用语(民生一线)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政文时事,一屏纵览,报刊媒体,一屏掌握。这里有数智前沿的新鲜讯息,这里有全年不间断的温暖陪伴,这里是“阅报栏12304”,我们在这里等你~戳⬇下载
图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