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一点简单的社会常识都不会?

PikeTalk  · 教育  · 3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问题,指出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许多学生对社会常识一无所知,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教育。文章提出了中国教育缺少的三堂关键课程:性教育、爱的教育和死亡教育,并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连接知识殿堂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文章还讨论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忽视情感和价值观教育的现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社会常识一无所知,反映出教育体系在常识教育方面的缺失。

关键观点2: 中国教育缺少的三堂关键课程

性教育、爱的教育和死亡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缺失的重要部分,这些课程的缺失影响了学生对身体、灵魂和生命价值的理解。

关键观点3: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连接知识殿堂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这座桥梁逐渐断裂,导致学生在生活中迷失方向。

关键观点4: 应试教育的弊端

文章指出,过于注重应试成绩的教育体系忽视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生活中无法正确应用所学知识。


正文

关于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讨论越来越多。许多人开始质疑,这种教育体系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为什么现在许多学生对简单的社会常识一无所知?一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初中时,他根本不知道一斤一两是多少,但父母不相信,认为孩子上课没有好好听讲,老师怎么可能不教这些?即使最后网友急哭了,父母还是不相信。


这个看似离谱的问题却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很多人表示,虽然他们能解二次函数、知道勾股定理,但却不知道医院的流程怎么走,社保、医保怎么弄。老人常说“一亩三分地”,但他们连一亩有多大都不知道,因为老师只教了平方米,没教亩的概念。


社会常识的缺失即使步入社会后,一些人仍然分不清阴历阳历,不知道地铁怎么坐,也不知道车票怎么买。这时,父母总会问:“你上学到底学了什么?”


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中国教育还缺少了三堂至关重要的课程:性教育、爱的教育和死亡教育。这三堂课分别对应着身体的完整、灵魂的充沛和生命的价值。


1. 性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并建立健康的性别观念。


2. 爱的教育:教导学生如何去爱他人,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培养同理心。


3. 死亡教育:让学生正视生命的有限性,理解死亡的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位妈妈在高考前告诉孩子自己得了癌症。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为什么非要在这个节点上说?” 但高考真的比妈妈更重要吗?这一刻,中式教育的灵魂拷问浮出水面:我们是否过于注重应试成绩,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一座连接知识殿堂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但在应试的迷雾中,这座桥逐渐断裂成两座孤岛。当我们用微积分丈量天体轨迹,却辨不清田间阡陌;用GPS定位经纬坐标,却分不清东南西北。这种割裂恰似现代文明的隐喻——人类征服了星辰大海,却在琐碎的生活褶皱里迷失了方向。


散会!!!


防走丢入口:


以上内容可能包含广告,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