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莆田市在打造外资'强磁场',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案例。该市深化拓展行动,全力落实稳外资系列工作举措,实现全市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项目要素保障、横向纵向协作等机制,凝聚招商合力,优化项目招引,提升招商质效,发力全领域,助力出海出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莆田市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案例
莆田市深化拓展行动,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成为省内唯一入选的城市。
关键观点2: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1%
新设外资企业数同比增长29.31%,重点外资企业经营向好,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3: 莆田市多举措吸引外资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招商、项目要素保障、横向纵向协作等机制,以及政策宣讲、项目落地选址、投资要素保障等对接洽谈,推进前期规划设计、项目用地平整、主体公司注册等进展,加快对接促进早日落地。
关键观点4: 莆田市优化横向纵向协作机制
纵向强化省、市、区三级商务部门联动,横向深化与市场监管、税务、外管等多部门协同,建立“百大外资”项目库,分类对接跟踪,提供“一对一”服务以解决稳外资问题。
关键观点5: 莆田市通过全领域发力助力出海出圈
抢抓欧亚新领域,亮出“莆字号”品牌;把握跨境新渠道,升级“一站式”通关;发挥侨领新动力,拓展“联动式”服务。
正文
近日,莆田市《打造引资“强磁场” 锻造发展“主引擎”——全力推动外资工作拓面提质》典型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总第28期,2025年第1期)案例,省内仅莆田入选。
![]()
莆田市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深入开展“五抓五比五看”为抓手,开拓新思路、创新新模式、探索新路径,全力落实稳外资系列工作举措。2024年1—12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5.1%,增幅位居全省九地市第4位,新设外资企业数同比增长29.31%,百威雪津、佳通轮胎等一批重点外资企业经营向好,增资意愿较强,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
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
一是固化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用好省“云上投洽会”“福建国际投资促进网”等线上招商推介载体,精心策划包装并重点推介产城融合示范区-紫霄新城项目、啤酒特色小镇项目、莆田市新型涂料城项目等近50个重点外资招商项目。通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民营经济大会、企业恳谈会等开展招商推介,对接重点外资企业,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赴南美、欧洲及中东开展境外招商,与外商实现签约合作项目22个,经贸合作总额283.2亿元,涉及鞋服、食品、大宗商品、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领域,做到13条重点产业链全覆盖。
二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机制。紧盯9·8投洽会集中签约的外商投资项目,加快政策宣讲、项目落地选址、投资要素保障等对接洽谈,推进前期规划设计、项目用地平整、主体公司注册等进展,加快对接促进早日落地。引导莆田市三箭塑胶五金有限公司逐步将汽车配件产业总部转移莆田市,并增资近1000万美元提升自动化效能。
第二十四届投洽会莆田市分团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三是优化横向纵向协作机制。纵向强化省、市、区三级商务部门联动,横向深化与市场监管、税务、外管等多部门协同,健全完善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专班协调机制,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债务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全市重点外资企业不存在转移撤离动向。建立“百大外资”项目库,分类对接跟踪,对18家重点外资企业落实月监测,“一对一”快速协调注册落地、要素保障等稳外资问题。如靠前服务推进新飞天鞋业项目1400万美元的增资扩产手续,仅用时5天,刷新“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速度”。
一是“走出去”与“引进来”联动。组织重点“走出去”标杆企业,引导其通过技术反哺、投资反哺、资源反哺、信息反哺、人才反哺等多种形式回归家乡反哺。给力机械(福建)集团有限公司已在柬埔寨、菲律宾、印尼等40多个国家建立了160多条钢铁生产线,引导有实力的境外合作方沙特宜必思钢铁公司计划来莆投资7000万美元建设连铸连轧设备、轧机设备、轧辊等成套智能装备生产基地。
二是“平台化”与“专业化”并重。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构建“境外招商一张图”,对接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产业研究院开发数字招商服务系统,定期更新世界500强、重点跨国企业招商信息,逐步完善30个重点外资项目的“一企一档”,探索大数据招商。结合“百名专家进百企”活动,邀请产业专家分析整理招商信息60余条,经专家会商生成招商项目30余个,扎实推动莆田威孚WALSH国际品牌、囊山精品酒店等项目实现签约。
三是“稳存量”与“促增量”协同。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为突破口,梳理未分配利润1000万元以上外资企业51家,市区两级商务部门通过上门服务、电话沟通、微信指导等方式,精准宣讲外资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推动协众户外用品项目、新飞天鞋业项目、裕安置业项目等转增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
一是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加大政策宣讲力度,通过集中宣传、上门讲解、线上推介、线下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利用外资有关政策的宣讲工作,扩大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种政策宣传覆盖率。同时落实有关扶持措施,加快兑现省、市、县(区)各级各项政策的惠企措施和资金,特别是兑现拨付省、市两级利用外资专项扶持资金,进一步树立诚信政府形象,增强外商投资信任感。2024年共推动大隆贸易、新飞天鞋业等项目兑现到资奖励210多万元。
二是畅通企业诉求“直通车”。落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服务业企业恳谈会、首席服务官、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外资企业、外国商协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坚定企业长期在莆发展信心。2024年来,共走访企业(项目)53次,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议2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实际问题9项。
![]()
2024年全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
三是画好侨商回归“同心圆”。发挥莆田市海外侨商资源优势,重点借境外莆田商会、莆田同乡会之力,捕捉招商信息,靠前对接和洽谈,推动双方合作。2024年来,在阿根廷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法国福建工商联合会、阿联酋福建总商会等莆籍华侨、华人的引荐下,促成阿根廷侨商集采中心、世界非遗妈祖文化小镇等项目签约,达成米格纳工程机械轮胎贸易合作项目等。
一是抢抓欧亚新领域,亮出“莆字号”品牌。贯彻“福品卖全球,全球买闽货”的宗旨,围绕三棵树、海安橡胶、云度新能源汽车等本土龙头企业,推动出海抢订单,拓展海外市场,打响“莆田优品”海外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2024年来,帮助企业对接签约涂料战略合作、米格纳工程机械轮胎贸易合作、欧洲跨境电商海外仓项目等。在新加坡乌节路义安城广场策划了为期6天的“兴化美食文化节”,在第24届投洽会上展示了059海岸线精酿啤酒、7轴机器人、巴黎奥运麒麟头盔、红木家具、闽中春色木雕工艺等莆田优品。
![]()
首届兴化美食文化节惊艳亮相新加坡
二是把握跨境新渠道,升级“一站式”通关。以高质量推动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创建为导向,已实现税务、通关、收结汇等便利化措施全面落地实施,先后出台《跨境电商发展六条措施》《电商保稳提质增效九条措施》等专项政策,推动每个县区重点打造1个跨境电商园区;推动莆田市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升级为莆田国际陆港,为企业提供集拼、报关、查验等“一站式”外贸通关服务,全省首次口岸跨关区转关货物直通模式在莆田落地,助力莆田市跨境电商物流运能提高100%以上,减少货物通关时间12小时以上,拉近莆田与航线优势口岸的时间距离。
![]()
莆田国际陆港实现全省首次跨关区便捷转关直通模式
三是发挥侨领新动力,拓展“联动式”服务。打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境外投资“三外联动”组合拳,抓外贸回稳,抓外资增效,抓外经扩容,稳中求进、创新突破,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动员在国内外均有布局的重点跨国公司瑞钢联集团游振华董事长回仙游投资竞点合金项目,先后6000万美元;正在积极推进东南亚侨二代华联集团李棕总裁回莆投资高铁新城CBD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