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西近期流感中医药(壮瑶医药)防治方案》发布

中国中医  · 中医  · 2 天前

正文

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内容来源:广西日报
记者:罗婧


记者1月15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在近期流感中的防治作用,结合地区气候、人群及流感发病特点,自治区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制定《广西近期流感中医药(壮瑶医药)防治方案》。

专家介绍,流感属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病位主要在肺,以邪袭肺卫,卫表失和,肺气失宣为主要病机,亦可累及脾胃等脏腑。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咽痛、流涕、咳嗽、头身痛,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

《防治方案》全面涵盖了预防处方、治疗方案以及个人调护三大方面,旨在综合运用中医药(壮瑶医药)的智慧与精髓,有效应对广西近期流感的防控挑战。在预防处方上,《防治方案》提供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功效的中草药配方,并结合壮瑶医药特色药材,通过内服药物、佩戴香囊、服茶饮方等方式,达到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病毒感染风险的目的。治疗方案则强调辨证论治,针对不同体质和流感症状,《防治方案》提供个性化的中药汤剂或成药选择,同时融入壮瑶医特色疗法,如拔罐、刮痧等,以加速病情缓解和康复。在个人调护方面,《防治方案》倡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推荐采用壮瑶医药中的养生方法,如药浴、香薰等,以调和气血,提升身体自我修复能力,全方位守护民众健康。

以下内容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广西近期流感中医药(壮瑶医药)

防治方案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在近期流感中的作用,根据我区当前的气候、人群及流感特点,制定了《广西近期流感中医药(壮瑶医药)防治方案》,供广西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参考使用。


一、预防处方


适用人群:流感易感人群。


01

内服药物


推荐处方:五指毛桃15g(或生黄芪9g)、白术6g、防风3g、金银花3g、罗汉果3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200~400ml,分2~3次温服,亦可代茶饮,可连续服用3~5日。


02

佩戴香囊


推荐处方:丁香3g、高良姜3g、藿香5g、佩兰5g、石菖蒲5g、荆芥5g、羌活3g。

做法:将药物研成细末,混匀,装入小布袋内,制成香囊。

用法:随身佩戴,7日一更换,可连续使用2~4周。


03

茶饮方


用料:鲜紫苏叶2g、灵芝6g、苹果半个。

做法:苹果去核切片备用,锅中放入800ml清水,烧开后,放入灵芝,小火煮5分钟,放入苹果片继续煮10分钟,最后放入紫苏叶煮1分钟,关火,待适温,即可饮用。


二、治疗方案


01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属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病位主要在肺,以邪袭肺卫,卫表失和,肺气失宣为主要病机,亦可累及脾胃等脏腑。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咽痛、流涕、咳嗽、头身痛,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


02

辨证论治


1.风寒束表

临床主要表现:恶寒、发热或无发热、项背酸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推荐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⑴成人常用药:荆芥9g、防风9g、柴胡9g、前胡9g、枳壳9g、茯苓9g、桔梗12g、独活9g、羌活6g、川芎6g、生甘草3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3次温服。

⑵儿童常用药:荆芥9g、防风3g、柴胡9g、前胡9g、枳壳6g、茯苓9g、桔梗6g、羌活6g、生甘草3g、甜叶菊1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100~200ml,分3~4次温服。

2.风热袭表

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微恶寒、咽痛、流涕、咳嗽、头身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推荐处方:银翘散加减。

⑴成人常用药:银花9g、连翘9g、薄荷6g后下、淡豆豉9g、桔梗9g、牛蒡子9g、淡竹叶6g、芦根15g、荆芥9g、岗梅根15g、生甘草3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3次温服。

⑵儿童常用药:银花9g、连翘6g、薄荷3g后下、荆芥6g、蝉蜕3g、桔梗3g、淡竹叶6g、神曲6g、芦根9g、岗梅根9g、生甘草3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100~200ml,分3~4次温服。

3.外寒里热

临床主要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痛、流清涕、咽痛、口渴、咳嗽、烦躁,舌红、苔白或黄,脉数。

⑴成人推荐处方: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9g、桂枝6g、杏仁9g、生石膏15g先煎、芦根18g、生姜9g、大枣15g、岗梅根15g、炙甘草6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3次温服。

⑵儿童推荐处方:柴葛解肌汤加减。

常用药:柴胡9g、黄芩6g、姜半夏6g、桂枝9g、白芍9g、杏仁6g、葛根9g、生姜6g、大枣6g、芦根9g、岗梅根9g、生甘草3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100~200ml,分3~4次温服。

4.邪犯肺胃

临床主要表现:恶寒发热、头身酸痛、恶心呕吐、纳呆、腹痛、腹胀、腹泻或便溏不爽,舌淡红、苔厚腻,脉紧。

推荐处方:葛根汤加减。

⑴成人常用药:葛根30g、麻黄9g、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5g、炙甘草9g、苍术9g、通草6g、薏仁18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3次温服。

⑵儿童常用药:葛根15g、麻黄6g、桂枝6g、白芍6g、生姜6g、大枣9g、苍术3g、通草3g、薏仁9g、炒麦芽9g、炙甘草6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100~200ml,分3~4次温服。

5.毒热闭肺

临床主要表现:高热不退、咳嗽、咳痰、喘促短气、头身痛、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⑴成人常用药:麻黄9g、生石膏30g先煎、杏仁9g、鱼腥草15g、桑白皮15g、瓜蒌15g、枇杷叶15g、射干12g、郁金12g、淡豆豉12g、通草6g、生甘草6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3次温服。

⑵儿童常用药:炙麻黄6g、生石膏20g先煎、杏仁6g、鱼腥草12g、桑白皮9g、瓜蒌9g、射干6g、竹茹6g、炒麦芽9g、生甘草6g。

煎服法:每日1剂,加粳米15g,水煎100~200ml,分3~4次温服。

推荐中成药:详见广西近期流感防治方案相关中成药推荐目录(附表)。


03

中医(壮瑶医)外治法


常用中医(壮瑶医)外治法有针刺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刮痧疗法、刺血疗法、推拿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壮瑶医滚蛋疗法等。

1.针刺疗法

适用人群:各证型流感人群。

主穴:列缺、合谷、中渚、后溪、风池、太阳、外关。

配穴:风寒束表配风门、肺俞;风寒化热配风门、大椎、曲池;风热袭表配大椎、曲池、尺泽;邪犯肺胃配中脘、内关、天枢;热毒闭肺配商阳、少商、耳尖。

操作方法:针刺采用泻法。

疗程:每次30分钟,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2.穴位贴敷疗法

适用人群:各证型流感人群。

常用药物:

(1)风寒、外寒证型用药:炒白芥子15g、延胡索15g、桂枝15g、细辛8g。

(2)风热、里热证型用药:白芥子15g、延胡索15g、甘遂10g、黄芩15g、桑白皮15g。

主穴:大椎、肺俞、合谷。

配穴:发热配涌泉,咳嗽、咳痰、气喘等配天突、膻中、定喘、丰隆,腹痛、呕吐、便溏等消化道症状配中脘、神阙、足三里。

操作方法:按适当比例研为细末,生姜汁调制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0.5cm的药饼,将药饼放在贴膜内,贴于相应穴位并固定。

疗程:每次2~3小时(皮肤敏感者及儿童可适当缩短贴敷时长),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3.刮痧疗法

适用人群:各证型伴头身疼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症状的流感人群。

取穴:以肩颈部、背部膀胱经穴位为主。

操作方法: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颈部的风府穴至大椎之间区域进行刮痧,其中对大椎穴进行重点刮拭,尽量出痧;对风池穴肩井穴区域之间进行刮痧,其中对风池穴、肩颈穴两个穴位重点刮拭,尽量出痧;对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大杼穴至膈俞穴之间区域进行刮痧,其中对大杼穴、膈俞穴进行重点刮拭,尽量出痧。

疗程:每周1~2次,或痧退后行第二次治疗,1~2次为1个疗程。

4.刺血疗法

适用人群:除风寒束表外各证型流感人群。

主穴:大椎、少商、商阳。

配穴:发热、头痛配耳尖,咳嗽明显配肺俞,腹痛、腹胀明显配天枢、大肠俞。

操作方法:先在刺血部位上下推搓,使血液聚集穴位,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针具迅速点刺,迫其出血。或用一次性无菌针具点刺出血后,再行拔罐,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

疗程:每次4~8穴位,2~3日1次,刺血疗法一般可起到明显的泻热效果,一次即可获效。若病情复杂,未能立即获效,可进行再次刺血。如病已大减,则不应继续刺血,以免损伤人体正气。

5.推拿疗法

适用人群:各证型流感人群。

(1)小儿推拿

主穴: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拿风池各24次。

配穴:风寒束表加推三关200次,揉一窝风、外劳宫、迎香各100次;风热袭表加推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邪犯肺胃加推清脾经、揉板门、揉中脘各200次;毒热闭肺加推揉天突、膻中、清肺经各200次,退六腑100次。

操作方法:按以上取穴原则进行操作。

疗程: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5~7日为1个疗程。

(2)成人推拿

主穴:以肺经、大肠经、膀胱经及督脉穴位为主。术者以拇指按揉印堂、太阳、迎香、百会、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穴各约30秒,掌直擦背部督脉、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五指拿肩井穴3~5次。

配穴:风寒束表证加按揉风门、肺俞等穴各约30秒;风寒化热,风热袭表证加按揉少商、鱼际、外关等穴各约30秒;邪犯肺胃证加按揉天枢、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各约30秒。

操作方法:按以上取穴原则进行操作。

疗程: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6.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适用人群:风寒、风热流感人群。

选穴:

(1)风寒证:发旋、大椎、风池、曲池、太阳。

(2)风热证:攒竹、头维、太阳、迎香、风池、大椎、风门、肺腧、合谷。

(3)如合并腹泻,取:梁丘、脐周四穴、足三里。

(4)如咳嗽严重,加:天突、膻中、内关。

(5)小儿取穴脐周四穴、四缝、足三里。

操作方法:用手食指和拇指指尖相对,持药线的一端,露出线头l~2cm。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灯火上点燃,如有火苗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圆珠状炭火星的珠火即可。将药线的炭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的屈曲动作,拇指次节关节稳重而敏捷的将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穴位上一按火珠灭即起为1壮。每穴1~3壮。面部穴位及小儿使用轻手法。

疗程:每日1~2次,5~7日为1个疗程。

7.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适用人群:风寒、风热流感人群。

选穴:背部肌肉较丰厚处为主,以及临近取穴,如督脉、膀胱经穴位,如大椎穴、肺腧、风门等穴。

常用药物:大风艾20g、肿节风20g、杜仲藤10g,三钱三10g,鸡血藤20g。

操作方法:将药物装入布袋,加水2000~3000ml,浸药至少30分钟,后加热煮沸20~30分钟,药液用于浸煮竹罐。使用时将竹罐投入药液中,煮沸5分钟,捞出甩尽水珠,迅速扣拔于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留罐5~10分钟,用消毒毛巾浸于热药液中,捞出拧干,待热度合适时在拔罐部位热敷约5分钟。

疗程:每2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8.壮瑶医滚蛋疗法

适用人群:风寒、风热流感人群。

选部位:额部、太阳穴区域、后颈、背部两侧、前胸、脐部、肘窝、腘窝等处。

操作方法:备生鸡蛋两个,加水750~1000ml,加入鱼腥草20g、山芝20g、艾叶5g、紫苏10g、生姜10g、大葱白三段,煎沸煮熟;蛋煮熟后,将蛋去壳浸于药液中保温备用。取煮好的温热去壳蛋一个,趁热在上述部位依次反复滚动,两个蛋交替使用,直至患者皮肤潮红,微微汗出为度,时长约15分钟;蛋凉后,可再放入药液中加热备用;滚蛋结束后,嘱患者盖被静卧即可。

疗程:每次 20~30 分钟,每日1~2次,5日为1个疗程。


三、个人调护


01

起居调护


保持居室卫生清洁,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清淡饮食;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及时接种疫苗。


02

药膳推荐


1.紫苏葱白粥

适用人群:风寒流感早期人群。

组成:鲜紫苏叶6g、小葱白10g、生姜9g。

食材:粳米50g、猪瘦肉末50g、食盐适量。

做法:锅中放入粳米、生姜,加入1500ml清水,煮至米粒开花,米汤浓稠,加入猪瘦肉末煮熟,加入鲜紫苏叶、小葱白,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2.桑菊清咽饮

适用人群:风热流感、风热咳嗽人群。

组成:桑叶2g、菊花3g、胖大海3g、橘红2g、罗汉果3g。

做法:锅中加入800ml清水,加入上述药材,大火煮开,小火煮15分钟,倒出,待适温,即可饮用。

3.川贝雪梨肉饼汤

适用人群:咳嗽咳痰人群。

组成:川贝3g、杏仁6g、陈皮6g。

食材:雪梨半个、猪瘦肉末100g、食盐适量。

做法:雪梨去核切片备用,碗中放入猪瘦肉末、加入上述药材及雪梨片,加入清水(清水没过食材即可),隔水蒸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四、注意事项


(一)防治方服用期间如有不适,应暂停服用并及时咨询医师。

(二)对上述药材、食材有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三)老人、孕妇、婴幼儿、肥胖及慢性病患者,患流感后应及时就医。

(四)上述外治疗法的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执行。


编辑:高继明


中国中医

微信号:satcm01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