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柯瑞文:息壤已成中国电信第一科技!

云头版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3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详细阐述中国电信在最新战略布局中对“息壤”平台的根本性变革。该平台作为中国电信的“第一科技”,被赋予了推动天翼云向智能云跃迁的核心技术载体地位。文章介绍了息壤平台在算力调度、云网融合、智能服务等方面的全面突破,以及其在底层技术架构的颠覆性创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息壤平台被重新定义为中国电信的“第一科技”,是推动天翼云向智能云跃迁的核心技术载体。

在中国电信的最新战略布局中,息壤平台实现了算力调度、云网融合与智能服务能力的全面突破,被集团董事长柯瑞文定义为“第一科技”。这表明了其在推动天翼云向智能云跃迁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观点2: 息壤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底层技术架构的颠覆性创新。

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异构算力兼容能力,息壤平台实现了通算、智算、超算资源的跨域无损调度。此外,其引入的“算网感知”技术能实时分析算力需求与网络状态,使算力供给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

关键观点3: 息壤平台在公共智算云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2+3+7+X”公共智算云体系的中枢,息壤正在打破传统封闭生态,与DeepSeek等企业合作推出标准化算力服务产品,已接入外部算力27EFLOPS。此外,其在高校科研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构建资源流转的“数字市场”激发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力。

关键观点4: 息壤平台在安全与绿色方面的保障能力日益突出。

在量子加密技术的支持下,息壤构筑起安全防线,成功抵御高级持续性攻击。同时,AI节能系统通过优化供电策略实现节能减排,单数据中心PUE降至1.15以下。

关键观点5: 息壤平台的升级实质是数字基础设施能力的质变。

相较于传统云计算,智能云更注重“算力-算法-数据”的闭环演进。息壤不仅重塑了AI开发范式,而且正在成为中国电信转型的里程碑,预示算力服务将向水电般即取即用模式迈进。


正文

在中国电信2025年最新战略布局中,"息壤"平台的战略定位已发生根本性变革。

柯瑞文在2025年3月最新业绩说明会上,明确将“息壤”称为中国电信的“第一科技”,强调其作为天翼云向智能云升级的核心技术载体,实现了算力调度、云网融合与智能服务能力的全面突破,

这一原本聚焦算力调度的技术工具,如今被集团董事长柯瑞文定义为"第一科技",成为推动天翼云向智能云跃迁、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

息壤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底层技术架构的颠覆性创新。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异构算力兼容能力,该平台实现了通算、智算、超算资源的跨域无损调度5。在长三角区域算力调度中心的应用中,息壤以毫秒级响应完成跨数据中心资源调配,算力利用率提升超30%。更关键的是,其引入的"算网感知"技术,能实时分析算力需求与网络状态,通过AI算法实现动态资源匹配,使算力供给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这种智能化跃迁,为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底层支撑。

作为"2+3+7+X"公共智算云体系的中枢,息壤正打破传统封闭生态。通过与DeepSeek等企业联合推出标准化算力服务产品,该平台已接入外部算力27EFLOPS,并在高校科研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清华大学大模型训练效率因息壤介入提升40%8。这种开放模式与元宇宙领域的虚拟土地交易异曲同工,通过构建资源流转的"数字市场",激发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力8。值得关注的是,其6亿元商业签约额中,30%来自中小科创企业,印证了普惠算力生态的初步成效。

在400G/800G全光网传输体系支撑下,息壤的量子加密技术构筑起安全防线。其量子密码资源池可动态生成加密通道,在长三角金融算力调度中成功抵御27次高级持续性攻击。与此同时,AI节能系统通过分析负载曲线优化供电策略,单数据中心PUE降至1.15以下,仅2024年节电量即相当于5亿户家庭单日用电。这种安全与绿色的双重保障,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落地范式。

息壤的升级实质是数字基础设施能力的质变。相较于传统云计算强调资源池化,智能云更注重"算力-算法-数据"的闭环演进。通过将大模型训练周期从90天压缩至68天,息壤正在重塑AI开发范式。这种能力使其超越工具属性,成为国家算力互联网的"操作系统"——正如元宇宙中虚拟土地的价值源于生态构建,息壤的战略地位正通过连接2700家企事业单位、调度全国15%智算资源的实践得以确立8。

当前,中国电信已将息壤迭代纳入"十四五"数字经济专项规划,其"随愿自治"的演进方向,预示着算力服务将向水电般即取即用模式迈进。在这场全球智能云竞赛中,息壤的蜕变不仅是中国电信转型的里程碑,更可能成为重新定义数字基础设施价值标准的破局之作。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