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开庭公告#
博世起诉拿森科技,涉及5项专利纠纷
据报道,博世(Robert Bosch GmbH)于2025年3月对国内新兴线控制动企业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拿森科技”)提起5项侵害发明专利权的诉讼,案件定于2025年4月28日开庭审理。
博世指控拿森科技侵犯其发明专利权,具体涉及5项专利纠纷,但未公开具体专利细节。此案被归类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属于知识产权领域的核心争议。
资料显示,拿森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汽车线控底盘技术研发,产品涵盖NBooster电控制动助力系统、E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NBC集成式智能制动系统、EPS线控转向系统以及自动驾驶L3/L4等级线控底盘解决方案,客户覆盖长安、长城、广汽、吉利、北汽、百度等30余家车企及自动驾驶公司。凭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以及本土替代国际供应商的窗口期,拿森科技在2024年底完成了5亿元D轮融资,并迅速崛起。其发展势头被视为对博世、大陆、采埃孚等传统巨头的挑战。(来源:IPRdaily综合点钟工程专辑、企查查)
#IPO那些事儿#
强一股份IPO:研发人员波动大,专利突击申请引质疑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探针卡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并带动国产MEMS探针卡厂商迅速崛起,部分企业已启动IPO进程。其中,强一股份作为国内少数掌握MEMS探针制造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的企业,其科创板IPO目前正处于问询阶段。
强一股份作为国内少数掌握MEMS探针制造技术并能批量生产、销售MEMS探针卡的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MEMS探针技术的布局。然而,与同行相比,强一股份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费用率仍显不足。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内),强一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999.25万元、4604.11万元、9297.13万元、3153.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21%、18.12%、26.23%、15.96%。
尽管研发费用逐年增加,但与同行相比仍显不足。例如,中华精测同期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41%、21.75%、33.46%、31.63%,均高于强一股份。这表明强一股份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相对不足,可能影响其长期竞争力。
另外,2021年至2023年,强一股份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34人、95人、116人,总薪酬分别为711.29万元、1510.56万元、3162.26万元,人均薪酬分别为20.92万元、15.9万元、27.26万元。研发人员数量及人均薪酬波动较大,引发了是否存在其他人员兼职研发人员的疑问。
更令人瞩目的是,强一股份在上市前夕大量申请发明专利,引发了外界对其是否存在突击申请专利的质疑。截至目前,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171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且这些发明专利均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申请。2022年11月,公司开启上市辅导,这一时间点与专利申请高峰期重合,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突击申请专利的疑虑。(来源:爱集微)
#局里那些事儿#
国知局:加大对民营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
近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将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提高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水平,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下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92%以上。据了解,去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7.2万件,其中涉及民营企业3.7万件,占比51.4%。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将加快推进《商标法》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修改,深入研究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加快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基础制度。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更多“国货潮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来源:中国经营报)
#企业知产那些事儿#
华为达成230项专利许可协议的里程碑
近日,华为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宣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它已签署了230多项许可协议。
其实华为在过去的12个月内经历了很多,2024年,它与亚马逊和VIVO签署了重大交易,这两项交易都涉及5G专利。它还帮助与杜比、ETRI、JVCKenwood和NTT一起推出了Via LA的语音编解码器池,并将760多项3GPP相关专利资产转让给美国非执业实体Ueran Technology,这些资产之前由三星、夏普、创新技术实验室和阿尔卡特朗讯拥有。最近华为还宣布打算以VVC许可方和被许可方的身份加入Via Licensing Alliance的HEVC/VVC专利池。而且,在新年之际,它与Netgear解决了WiFi 6标准必要专利 (SEP) 纠纷。
虽然华为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8%,但轮值董事长孟晚舟表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2024年,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为1797亿元人民币(247亿美元),占营收的20.8%,同比增长22.4%。过去十年,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已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1650亿美元)。截至12月,华为员工中有超过一半(54.1%)是研发人员(11.3万人),这表明华为正在加倍努力成为技术领导者和许可方。
华为在年度报告中表示,该公司在蜂窝通信、短距离通信、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等多个主要标准领域的专利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华为在其报告中还强调了其对ICT领域的承诺,并指出它已与全球几家主要ICT公司达成了交叉许可协议。(来源:天天IP)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放许可专利名录
说明:
1. 许可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许可年限期满(不超过专利期限届满日),具体合同约定。
2. 采用单件基准收费的方式,另行约定技术支持费;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具体合同约定。
3. 具体事宜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马赫
电话:010-62836902
邮箱:hma@ibcas.ac.cn。
(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作者:casipr)
#知产大省那些事儿#
新疆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未来将面向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至此,全国29个省(区、市)已建设7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其中省域层面建设23家。
新疆保护中心建成投入运行后,将与克拉玛依保护中心一道,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的资源集聚作用,服务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营造良好创新和营商环境,助推新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广西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工作
2024年,广西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工作,全年达成专利开放许可1208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有效促进广西高校专利产业化率快速提升。广西在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工作方面,广西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专利开放许可新模式。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以来,广西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结合广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在全区积极探索专利开放许可新模式。
二是搭建平台,畅通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搭建集“申请—审核—发布”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广西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和提供专利开放许可合作对接。
三是精准匹配,实现专利供需双方高效对接。建立“大数据分析+定向推送”精准匹配机制,联合高新区、产业园区及行业协会,线上线下组织许可双方开展多种形式的供需对接活动,引导相关领域企业实现高效对接。
四是多方共赢,促进开放许可工作提质增效。指导专利权人适当降低许可使用费标准,鼓励专利权人进行阶段性免费许可,探索先试用、后付费,鼓励供需双方进一步开展后续合作等方式,以合理有效的方式扩大许可收益,更好激发许可需求方积极性。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对开放许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予以支持,进一步提升许可供给方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微)
#海外知产那些事儿#
菲律宾知识产权局通过新规则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解决效率
菲律宾知识产权局(IPOPHL)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在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纠纷简化诉讼程序后,预计知识产权侵权(IPV)案件的解决时间将继续缩短。
根据《知识产权违法行政申诉规则和条例》(《IPV规则》),IPOPHL通过其法律事务局推出了《有损害赔偿限制的知识产权案件中无临时救济的诉讼解决程序规则》(《RAPID规则》)。
《RAPID规则》为索赔金额在20万至50万比索之间、不寻求临时补救措施的IPV案件提供了一个更简单的途径。该规则的显着特点包括:关于被禁止的诉状规定;电子邮件提交的格式;电子文件提交后提交的投诉和答辩的实体副本;在线听证会的选择;证据事项在初始诉状中的纳入;以及将听证会时间表限制为每一方最多申请5个听证日期。
简化程序所需支付的费用与常规IPV申请相同,从而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且不会给诉讼当事人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IPOPHL总干事布丽吉特.达.科斯塔.维拉鲁兹(Brigitte M. da Costa Villaluz)表示:“《RAPID规则》旨在为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选择,如果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其知识产权,同时寻求有限的损害赔偿,他们可以利用这一简化途径。”
《RAPID规则》与最高法院正在进行的司法系统现代化倡议相一致。
这项工作结合了法律、判例和国际公约不断发展的趋势,确保司法制度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全球标准。
菲律宾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局(BLA)负责人克里斯廷.潘吉利南—坎拉潘(Christine V. Pangilinan-Canlapan)表示:“通过与最高法院的现代化进程保持一致,该程序为各方提供了更新的实用指导,确保了确定性提高、案件管理更顺畅以及延误减少。”
通过IPOPHL第2024-045号备忘录通告颁布的《RAPID规则》已于2024年12月28日生效。新规则是在2024-021号备忘录通告发布之后颁布的,该规则在确保程序适当的同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采用了在线诉讼模式。
这些改进措施是BLA持续进行的更广泛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更新其系统、流程和记录,并确保知识产权案件的高效和公平裁决。(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2025年4月1日起提交的欧专申请可在老挝生效
2024年5月13日,欧洲专利局局长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工业与贸易部副部长签署了一项关于欧洲专利生效的双边协议。2025年2月21日,老挝根据该生效协议(第0153/MOIC号)发布的《欧洲专利在老挝生效实施细则》及其补充文件第0153/DIP号《补充建议》已正式公布,对老挝《专利法》做出修订与补充。这些工业产权立法的变更为该生效制度的运行建立了必要的法律基础。
前述协议于2025年4月1日生效。自该日起,申请人可请求使欧洲专利申请及欧洲专利在老挝生效。经生效后,这些专利在老挝将享有与欧洲专利局在目前欧洲专利组织39个成员国所授予的欧洲专利实质上相同的法律保护。(来源:华孙欧洲知识产权)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