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的?

知乎日报  · 问答  · 23 小时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生活中的过度设计问题,并举例说明了过度设计的实例。文章提到了三个具体的例子:一个有过多按键的设备、上海地铁站的电子导视以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情节设置。文章分析了这些实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过度设计的定义和实例

生活中存在过度设计的情况,如过多的按键、复杂的电子导视等。这些设计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往往并不实用,甚至可能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关键观点2: 上海地铁站电子导视的问题

上海地铁站的电子导视虽然设计精致,能滚动显示不同信息,但作者认为其设计过于复杂,反而导致乘客难以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作者提出了改进方案,强调导视设计应简洁明了,让乘客一眼就能看懂。

关键观点3: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情节设置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石矶娘娘复活的情节设置被讨论,有人认为等待复活的时间过长可能是剧情设置上的一个悬念或策略,从而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期待。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生活中有没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的?一起来看看答主们的回答吧。


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over-designed)的?

| 答主:Tfei
这玩意有 27 个按键,我目前只用过其中 5 个。其中还有一个省电模式按键,作用只是为了关闭不那么准的时间显示。


| 答主:肥肥猫
有时候我真的很同情老年人,我觉得我老的时候大概连冲马桶都不会吧。


|  答主:GLENNYMCCORMICK
上海地铁,从大概十年前开始,尝试使用电子显示屏来代替传统的灯箱式导向标识。
我们以龙阳路站 7 号线站厅往 2 号线的换乘通道的入口处为例,也就是下图中粉色箭头的位置和方向。
2024 年,龙阳路站对电子导视又升级改造了一次[1],新导视的设计更精致,会滚动显示不同信息,每三秒换一次页面。
依然以同一位置为例,该位置的电子导视如下图。该屏幕上会循环滚动九页信息。我将九页信息拼接起来一起展示。
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电子导视,是非常被「过度设计」的。

此导视位于换乘通道的入口处,它的任务就是告知乘客「我是否应该进入这个通道」
而且,从站厅进入这条通道是一个转角。乘客们转过弯来看到这块导视,如果维持着原来的步行速度,就需要在几秒内立刻做出决定,不然就要走过这块导视、走进通道了;如果在导视前驻足慢慢阅读,就会造成拥堵,甚至安全隐患,因为此处客流量大、速度快、方向混杂。所以,它需要让乘客「一眼」就能看懂信息。
综上,这块牌子的任务是:让乘客一眼就能看出是否应该进入这个通道。
所有与该任务无关的信息,都不应该展示,或者起码是弱化。

以下是我对此电子导视的改进方案。
1. 删除无关的步行距离和时间信息、以及乘客导则
2. 同时显示全部换乘线路和出口
3. 把跳号的「2, 3, 6, 10-13, 17 出口」改为不跳号的「2-6, 10-17 出口」
4. 把背景改为黑色
该设计在原位置的 mockup 如下图: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在改成电子显示屏之前的,传统灯箱的样式吗?
是啊。我确实认为,这个位置的导视在常态下根本不需要电子显示屏,因为它的信息在正常运营时间内永远不会变化。只有在每天末班车结束后,或者因天气或事故导致停运这些极特殊情况时,才会需要使用这些屏幕显示特殊信息。

当然,这些信息也非常有必要显示。但是,在成本有限、在不是所有导视都能换成电子显示屏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优先更换那些,在常态下、在正常运营时间内就有需求多次变化信息的导视。
比如 10, 11 号线交通大学站的站台换乘楼梯,原本允许双向换乘,自 2023 年 2 月 20 日起,工作日早高峰改为 10→11 单向换乘[2]。但是,快过去两年了,11 号线站台上灯箱导视依然没有更新,依然在全天 24 小时指引乘客由此换乘 10 号线。

你不觉得,这种位置的导视更有必要换成动态的电子显示屏吗?

最后,我没有受到过任何专业的导视设计教育或训练,完全只是爱好。如有谬误敬请指正,谢谢。


参考

1.^http://sh.people.com.cn/n2/2024/0705/c134768-40903090.html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032288



题图来源:《小鬼当家》


知乎热门文章

哪吒 2 票房已破 100 亿!导演饺子曾经在知乎留下过这样一段话


为什么《哪吒之魔童闹海》能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石矶娘娘复活竟要等上亿年?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