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每天都会经历着各种情绪。
有时候情绪会让我们感觉舒服,有时候情绪会给我们造成困扰。
但在心理咨询室里,太多的来访者,都有过一段痛苦与绝望的情绪经历:
为什么ta们要这样对我?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为什么我什么都做不到,我是不是很失败?
对他们来说,虽然能够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却常常因为无法辨别,总是容易被情绪所控制,从而造成内心上的缺失。
长久下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活得像块易碎的“玻璃”,整个人变得特别敏感。
曾经的我也是这样,仅仅因为一次爱情和工作的双重失意,就顿感如同天塌了一般,彻底崩溃。
那段时间特别难熬,悲伤、沮丧、焦虑、自我否定,各种负面情绪如同潮水般把我淹没,我却任由自己陷入漩涡中。
所幸,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我最终还是找到了一条路,一条能够稳定地接纳我的情绪、我的困惑和不安的“路”。
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蜕变,如果你现在也深陷在情绪的泥潭中无法自拔,那么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你带来一些触动和启发。
我和心理咨询的相遇可以说是一场“意外”。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环境里,家庭关系良好,父母开明,从小在他们的关爱中健康成长,也没有经历过原生创伤。
学生时期的我虽然说不上成绩拔尖,但足以顺利完成学业,也没有遭遇过校园霸凌。
毕业之后,更是找了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工作轻松压力小,偶尔还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关于我人生前半程中的一切,似乎充满了幸运和无忧,我也曾认为我会这样一直幸福下去。
但有这么一句话,“未经打击永天真,未历磨砺难成熟”
人生的每一步如算数,在自我成长路上该经历的暴击和磨砺,总会在人生后来不经意间的征途上补齐。
太过于顺利的人生,往往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某年,因为一场办公室恋情的失意,我进而选择了离职,由此成为了“双失”青年。
在失恋和失业的双重打击下,那段时间,我开始整个人发颓,内心变得敏感又脆弱,充满了难过、委屈的情绪。
失眠、焦虑、动不动就哭泣、无法集中注意力,失控的情绪如同洪水猛兽般,在每一个白昼和夜晚向我涌来。
我怎么也没想到,从小没有遭遇过挫折的我,居然会因为一场失恋就被折磨到近乎崩溃。
虽然身边的朋友也曾尝试过开导我,却并不妨碍我在每个独处的夜晚依旧忽然崩溃,痛苦难过的情绪也愈发明显。
我甚至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开始自我否定,自我攻击,人也变得越来越抑郁。
那时的我,能感受到自己已经糟糕透了。
所幸的是,在最痛苦的时候,我的家人依旧没有放弃我,果断给我预约了心理咨询。
走进咨询室之前,我的心情是忐忑的。
在此之前,虽然我也曾对心理咨询有所好奇,但这份好奇更多来源于电视剧里审判般的“心灵凌迟拷问”。
我从没想过,自己有天居然也会成为这其中的一员。
直到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我和咨询师第一次相遇的场景。
还记得那天,进门简单的打招呼后,咨询师没有立刻开始咨询,而是很温柔地对我说:
“我发现今天是你的生日,就擅自给你准备了一个小蛋糕,不如我们边吃边聊?”
我愣了愣。
生日?她是怎么知道的?
没人能抗拒一个关心和在乎自己的人,我也不例外。
就是这样一句看似简单却又真诚的开场白,顿时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卸下了很多戒备和不安。
随着咨询正式开始,察觉到我在讲述的过程中,一直在紧绷着自己的情绪。
咨询师主动停了下来,告诉我不用太紧张,可以先通过呼吸调整法,去放松绷紧的神经和心理防备。
于是我尝试闭上双眼,跟着咨询师的描述,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什么都不思考,慢慢地感受呼吸。
随着内心逐渐放空,气流一进一出之间,心中的消极情绪似乎也渐渐平和了下来。
几分钟后,咨询师才继续用温柔的话语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一开始,由于并不知道该怎样去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对于她的大部分询问,我总是以“我就是感到很难过,很难过”作为回应。
但咨询师并没有介意,反而一直鼓励我说:
”没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允许每个情绪的发生。“
”不用特意去描述,你就静静地去感受你心里最真实的体会,它可能是想哭,或者是生气,你慢慢地静下来去感受,允许每个情绪的发生和呈现。”
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顿时让我觉得自己悬在半空中的心,突然之间变得些许踏实与安心,仿佛有一股力量托住了不停下坠的我。
当时的我没有太明白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深意,直到多年后,我从来访者转为咨询师后才明白,“允许”是一个并不简单的认知行为,它意味着“接纳”,接纳一切的发生。
于是后面的咨询中,我在咨询师重复但又有引导性的话术下,开始慢慢地敞开自己,尝试勇敢地去体会心里的想法,描述自己当下的感受。
比如在一段对话中,咨询师问我:“你觉得当下最让你觉得难受的感觉是什么?”
我答:“悲愤。”
“很好,那你试着去感受下你是因为哪个因素产生了悲愤情绪?”
“因为前任并没有挽回这段感情。”
“很好,再深入感受下还有哪些情绪?”
“不舍和不甘。”
“非常好,我们再深入感受下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不舍和不甘。”
“因为我很看重这段感情。”
......
四个小时的咨询,看似是陈述与倾听的互相碰撞,但其实更像借力第三视角,开启的一场自我内心感受的探索与审视。
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沉下来心,去清晰地感受内心的每个情绪呈现,不带思维和评判标准去讲述自己的每种情绪,去理解每个情绪背后我可能需要哪种发泄或者安慰。
在咨询师的陪同、理解下,我看到了那个不够爱自己的我,不够接纳自己的我,不懂得如何去表达和理解情绪的我。
但无论这个“我”是否有多狼狈,最后都被咨询师接纳了。
还记得最后走出咨询室时,虽然从体力上有种能量消耗一空的虚脱感,但我的内心却有种深深吸气过又大力吐气后的舒畅。
后来,我又进行了两次循序渐进的心理咨询。
接下来的生活里,我开始按照咨询师的建议,将自己每天的心情变化采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去总结当天发生了什么事,我又有怎样的心情感受。
而在这段不断觉察和接纳自己的心理调节过程中,我也逐渐从情绪低潮中走了出来。
回首过往,现在的我真的非常庆幸,在我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心理咨询的帮助,并选择了这位咨询师。
过去的我一旦面对负面情绪,就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化解,仿佛天塌了一般。
但是如今的我能感受到,自己对情绪的感知力和觉察力越来越好了,也能慢慢学会接纳自己的心情变化,逐渐释怀了那些过往的难过与不甘。
即使我的咨询师不曾直接告诉我什么,或是指定要我去做什么,但是有些东西,好像就是这么神奇地、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我的身体,改变了我的内心。
我也开始懂得,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本就是我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它们并不会因为咨询过后就能消失,而是会始终和我相伴。
心理咨询更像是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去觉察自己的内心,解读自己的情绪,理解它们存在的根源,抚慰它们,然后学会同生与修补。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宏大的课题。
真的非常感激,这段咨询经历让我的内心逐渐拥有了这股强大的力量。
现在回头看,或许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当巨大的痛苦或事故进入一个人的生命中时,我们或许会对之前的人生重新审视,而这个重新审视的过程,更像是进入生命更高层次的启迪”。
在这次心理咨询后的八年来,我也慢慢从原来一名普通的来访者身份,开始向心理学自学者一步步地自我探索和成长,再从自学积累者向业余兼职咨询师迭代。
而这段转变的过程,也让我更加理性的去看待事物,更通透地去察觉和内观,把生命中遇见的每个人、每件事,都当作是帮助自我内在成长的、带来精神价值升级的、来成就自我生命的“打磨”。
尽管过程十分痛苦,但我并不后悔,因为“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
这就是心理咨询对我的意义,它彻底改变了我。
最后,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故事,来帮助到每一个同样陷入困境的你。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我们向你推荐下面这位擅长情绪管理议题的咨询师——刘莎莎
刘莎莎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从业时间超7年,服务时长超11000+小时。
她擅长通过经典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和意向对话疗法,帮助来访者解决抑郁、焦虑、羞耻感、无价值感、情绪失控/冲动等问题。
为鼓励求助意愿,刘莎莎老师特地开设3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300元,让你的求助之路,迈得更轻松一些。
如果,你也有抑郁焦虑、压力过大等心理困扰,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