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君晨报0212|基金配置、汽车、环保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证券  · 11 小时前

正文

每周一景:浙江杭州孤山路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基金配置】2月相对看好汽车、有色、交运、银行、农牧

ETF市场概况:截至2025年1月27日,国内已成立ETF共1076只,环比上个月增家38只,总规模36978.07亿元,较上月减少831.32亿元,结束此前连续七个月提升态势。总规模缩量主要是A股类产品规模环比减少较多导致,但其中沪深300相关产品逆势再获规模显著上量;券商、芯片产品吸引资金广泛关注;红利类产品热度较高,规模上量显著。跨境类产品规模环比继续提升,多只产品溢价较大。债券类产品规模和数量继续提升,长债类产品表现较好。商品类产品中豆粕、黄金表现较好。

管理人与托管人格局: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依然占据非货ETF管理规模排名前二,广发、富国、海富通基金排名有所提升;近期随着中证A500等相关产品的批量密集发行,行业竞争有所加剧,前10大管理人规模集中度自2024年10月以来高位持续回落,截至2025年1月27日,回落至80.8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ETF托管商头部集中效应明显,托管规模占比CR5为83.5%,2025年1月新托管产品中有34%是券商托管。

资金流变化:大类资产方面,A股、债券类是主要加仓品种,货币、商品类资金明显流出;细分板块方面,连续十五周增配的中证A500与近期有所买回的沪深300产品领衔宽基产品资金流入力度;红利板块获持续增配;债券类产品获明显增配;商品类中资金主要减配黄金、豆粕。

产品申报动态:2025年1月ETF申报热度仍较高,数量29只,其中科创综指相关产品获密集申报18只,此外科创板人工智能、科创板新材料、科创板价值50策略等泛科创板产品获申报4只。

ETF月度投资策略参考:(1)行业景气度的轮动策略:2025年2月排名靠前的行业为:汽车、有色金属、交通运输、银行、农林牧渔。同时重视以汽车为代表的科技制造行业景气度环比有所改善。(2)基于主观分析策略:一是宽基维度,关注春季行情演绎下可能表现靠前的偏小盘板块,如中证2000、中证1000、科创200、中证A500相关产品;二是DeepSeek模型突破带来AI应用端机会,关注传媒、计算机、人工智能、汽车、机器人等相关产品;三是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公布,关注受益的红利类和稳定类资产的相对表现,包括银行/运营商/铁路公路/港股红利类等产品。

风险提示:本报告结论完全基于公开的历史数据进行计算,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分析结论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持续性,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本报告结论仅从量化模型推导得出,与研究所其他研究团队的观点不重合。有关研究所其他研究团队对上述行业的观点,请参考相关已发布的研究报告。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月相对看好汽车、有色、交运、银行、农牧,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汽车】东风、长安控股股东或变更,改革加速——汽车国央企重组事件点评


投资建议:汽车产业经济占比逐步增大,国央企改革动力充足,叠加行业洗牌加速,内外变革下国央企困境反转和资产重组值得期待。

事件:2月9日,东风集团有限旗下的东风集团股份及东风股份、东风科技接到控股股东或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兵器装备集团旗下长安汽车、湖南天雁、东安动力、长城军工、建设工业等公司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通知,其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多家央企相关公司集中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或间接控股股东有可能发生变更,央企重组整合有望加速。

东风、长安是国内央企龙头车企,央企重组序幕拉开,加速汽车业务转型优化动力。2024年东风汽车集团销售248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上市公司东风集团股份(0489.HK)销售189.6万辆,同比下滑9.2%,自主乘用车21.3万辆,同比增长82.4%,岚图汽车8.0万辆,同比增长59%,自主和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快速增长。长安汽车2024年销售268.4万辆,同比增长5.1%,自主乘用车销售166.8万辆、新能源销售73.5万辆。东风、长安是国内头部央企车企,2024年集团销量分别位列国内第5和第7。东风和长安的控股股东重组,拉开央企改革序幕,有望激发两家车企转型动力,实现自主和新能源的高质量增长。

国央企内外变革,期待改革成果落地。国央企车企改革具备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观层面,汽车产业的经济占比已经超越地产成为支柱产业,2023年以来央国企车企销量持续下滑对地方经济拖累明显,自身主动变革动力强,上汽、一汽、东风等车企高管的大范围调整彰显了变革决心,央企集团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行业格局出清;客观层面,央国企车企在造车技术储备、现金储备和产能上的优势明显,为加强外部合作创造了客观条件,上汽、东风、长安等国央企不断扩大与科技巨头合作,补足自身短板,加快业务转型,期待成果落地。

风险提示:国央企改革进展低于预期,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东风、长安控股股东或变更,改革加速——汽车国央企重组事件点评,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环保】国六标准加强执行力度,尾气催化剂有望受益

事件:

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

点评:

投资建议:大气质量持续改善,移动污染源问题仍待解决。轻型汽车执行国六标准,限值相较国五已加严40-50%。然而,仍存在事中、事后管理漏洞。本次修改单完善执行漏洞,进一步加强移动源排放执法力度。

大气质量持续改善,固定污染源管控,汽车等移动污染源问题凸显。1)2016-2023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83.1%升至85.5%,PM2.5平均浓度下降29%。大气质量显著改善的原因为大型电厂、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固定污染源被严格管控。2)移动源(包括汽车、低速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飞机等)已成为主要污染来源,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经光化学氧化反应促进大气新粒子生成,造成二次污染。2023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447.3万吨。其中,CO、碳氢化合物(HC)、NOx、PM排放量分别为725.2万吨、174.2万吨、481.4万吨、4.6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HC、NOx和PM超过90%。

轻型汽车执行国六标准,限值相较国五加严40-50%。1)轻型车国六标准于2016年12月发布。2020年7月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该标准6a限值要求。2023年7月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满足标准6b限值要求。2)国六标准限值要求加严,相比国五加严了40-50%左右。CO和HC限值与国五相比加严1/3,同时还增加了对NOx的控制要求。国六标准根据燃料中立原则,对汽柴油车采用了相同的限值要求。

现行标准存在执行漏洞,本次修改单完善参数标定、召回制度衔接、加严试验样车封存要求等管控措施。1)后排放相关软件标定存在漏洞。现行标准中未明确规定生产企业需要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备部分数据。目前存在生产企业对已销售车辆的软件标定进行非法更改,导致控排管理失控。2)现行标准在排放质量零部件的故障率统计和排放召回制度的衔接方面存在不足。3)目前标准要求汽车生产商或检测机构将型式检验样车封存1年备查,存在私自调整样车,未进行有效封存导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事后监管环节无法有效溯源确认的情况。本次修改单取生产企业可自行封存内容,消加强事后管理措施。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国六标准加强执行力度,尾气催化剂有望受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今 日 报 告 精 粹  


01、汽车:智驾车价下探,智驾平权有望加速实现

02、环保:国六标准加强执行力度,尾气催化剂有望受益


  今 日 深 度 报 告  

01、奥瑞金:并购破局,出海提速


  今 日 重 点 活 动  


01、迈向“转型牛”|国泰君安证券2025春季策略会 2月18-19日 上海

推 荐 阅 读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