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作者对于努力和天赋的理解,包括案例、自身经历和反思等,并给出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努力方向的建议。
作者认为努力是找到乐趣并享受其中的过程,真正的努力没有上限,也不会让人疲惫。天赋不是测出来的,而是孩子努力程度的差异。
父母需要合理调低预期,欣赏孩子现在的样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达到某个标准。应该开放心态,拥抱孩子的生活,不要过度要求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
作者建议父母观察孩子在自由时间的行为,看孩子对什么事情最能投入,这是找到孩子天赋和兴趣的重要途径。
作者强调持续努力的重要性,通过迭代和一直愿意做的事来取得真正的成就。
作者 | 郝景芳
来源 | 景芳说
ID | jingfangtalk
经常听一些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我家孩子脑子挺聪明的,就是学习态度不好;
只要ta再努力一些,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就。怎么才能激励ta更努力一些呢?”
被问的次数多了,我决定写篇文章回答一下。
两个案例
我先从两个小案例开始讲起。
第一个案例:数学。
前些日子,我被一个朋友拉进一个群里观摩学习。
这个朋友从前是搞奥数竞赛的,虽然毕业多年从事金融,但是一直跟奥数圈子关系紧密。
这个群里1/3是奥数竞赛教练,2/3是往届和现役中学奥数竞赛学生,还有多位当前国家队选手。
这个群日常聊天刷屏,我差不多每天点进去看1-2次潜水,但隔不了几个小时聊天记录又是999+条。
那他们聊什么呢?
确实是聊数学为主。各种题的讨论、各种方法&体系、各年度竞赛题对比。
还有大神们在一起常有的自我嘲讽和相互崇拜。
平时的画风是这样的(围观者基本看不懂任何):
这些数学竞赛生对于做竞赛题是什么感受呢?
他们是机械刷题、提升肌肉记忆,还是为了升学、咬牙卷竞赛呢?
都不是。
他们常常讨论题目的难度和美感,有一个多数人的共识:高考数学毫无美感,因此走竞赛寻找数学的乐趣和美。
讨论的画风是这样的:
你看了他们的做题热情和对数学的倾注程度,或许会感叹:太勤奋了吧!
但其实,他们对数学的投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勤奋(伴随着吃苦感受),而是享受。
就连拉我进去的朋友,清华和我同级,今年也四十来岁的金融人士,还是天天做题发到群里,跟小朋友们交流各种方法。
嘴里说着“不行不行,不能再做了,再做影响工作了”,但接下来还是天天发解题。手写&手绘图,画风十分美丽。
有人戒不了游戏瘾,有人戒不了数学瘾。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群的事呢?
我是想让大家看一下:由乐趣推动的努力,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体感是不一样的。
有人觉得做数学累,有人累了就做一会儿数学。有人做三道数学题需要给自己一些奖励,有人没事儿就奖励自己做三道数学题。
第二个案例:读书。
前几天有幸跟樊登老师一起参加一个乡村公益项目,活动之余大家一起聚在树下桌边吃饭聊天。
有人问起樊登老师怎么能做到演讲都不写稿、直播出口成章。
樊登老师说他就是完全放松跟大家聊,他有时候读书累了就架个直播聊一会儿。
他说很多人做事用力过猛,但其实一旦紧张起来、杏仁核被调动,不仅会口干舌燥、肠胃不舒服,还会让大脑皮层受损。
樊登老师说:放松是王道,放松才能保护大脑。
樊登老师11月录了多本书,做了两场3小时演讲,双十一直播也创新高,还跑了很多个地方出差,但他说自己并不累,因为这一切都是放松状态下完成的。
至于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樊登老师说:在一件事情上持续迭代。
他十几年一直只做读书这件事,前面读过的600多本书给后续读书做了积累,让他对很多新书更加有兴趣也有理解。
我问:“刻意练习说的就是一样的道理吧?”
樊登老师说:“还不是练习什么都行。必须得是有乐趣的。”
在我看来,最后这句话是最重要的。
只有自己有乐趣的事情,才有可能持续迭代二十年,持续提升自己的水平。
有乐趣的事情才能享受,享受的事情才能坚持。
坚持的事情才能娴熟,娴熟的事情才能放松。
放松的事情才能游刃有余、硕果累累。
点醒我的事
我最近发现了一些自己以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我自己教了两个文学创作班级,总共二三十个学生。
第一个班的学生,大多数也在第一年课后交出了很不错的课程作业——原创小说。
但问题是:到了第二年,继续创作的学生就变得很少了,不到30%。
其中愿意修改初稿、达到发表水平的学生只有2个了。
我在班级群里鼓励了学生们好几次提交作品,哪怕是小随笔、碎片化的记录、半成品的小说都行。
但还是应者寥寥。
绝大多数给出的理由是“升高年级了,太忙了”。
这个理由我也很能理解,毕竟目前的初中作业太多、考试压力太大是实情。
但问题在于:我自己在清华读本科的那几年,也忙到疯,每天也为了及格和学分而拼命,从早到晚上课自习,也没有时间完成大作品。
可恰恰是那几年,是我写日常记录和随笔最多的几年。
日记本子写了厚厚一摞,学习越忙我越需要随时带着本子写。
我跟学生和家长说:
写作是需要坚持的,无论有没有天赋,都需要长时间不断积累来自我提升;
如果只写了一年就放弃写作了,那怎么都写不出高水平的。
学生和家长都说:嗯嗯,好有道理!
但90%的学生还是不写。
学生家长问我:“景芳老师,你当初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回答:“孩子们为什么坚持不下来呢?”
我从13岁初一开始自由写作,到今年40岁,从来没有一年不写作。
有完整空闲就完成长篇小说,空闲不多就写短篇,再忙就写随笔和散文。
这27年时间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写作,即使再郁闷自己写不好,也没想过放弃。
为什么能坚持呢?
我仔细想了想,不是我努力坚持写作,而是写作给我能量,让我能坚持其他事。
坚持的秘密
长时间坚持一件事,可以分成“享受型坚持”和“责任型坚持”。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给自己充能,后者需要耗费能量。
这两年很流行MBTI算命法,几乎每个人都说得出自己是“i人”还是“e人”。“i人”是内倾,而不是内向;“e人”是外倾,而不是外向。
二者的区别在于哪种模式是给自己充电的模式:
i人即使跟朋友相处很好,也需要大量独处时间来充电;
e人即使一个人能把工作生活都照顾好,也需要大量社交聚会来充电。
同理,一个人的“享受型坚持”是给自己充电的过程;
累了烦了郁闷了,沉入享受型坚持的世界补充能量,例如写作、例如跑步、例如弹钢琴……
但“责任型坚持”指的是自己虽然不享受、但是出于“应该如此”的理性责任,推动自己坚持认真做。
这个过程容易累,例如写作、例如读书、例如做数学题、例如搭电路、例如跑步、例如弹钢琴、例如看报表。
写作是我的“享受型坚持”,因此不需要任何促进和激励来保持,也不需要习惯。
我就是需要写作,其他事情越累,越需要写作。
写作一直是我的“享受型坚持”吗?还是当自己写到某个水平、有了成就感,才变成了享受?
我想了想,从我13岁第一次自由写作开始,每天在脑袋里寻找新的写作灵感,每周写一篇随笔,偶尔写小说,就是让我觉得舒爽的事情。
这里面当然有重要的促进因素,例如我初中有一位非常温柔而善解人意的语文老师;
例如我和同学们在班里相互传看周记很美好,但哪怕两年后我身边不再有这些促进因素,我还是喜欢写。
写作过程一帆风顺、没有痛苦吗?
当然不是。写作过程很多痛苦啊。
尤其是大学之后刚开始投稿那几年,总是石沉大海、被杂志编辑和出版社编辑拒稿、发表了作品无人问津、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自我怀疑能力与才华,这全都是让人痛苦难堪的事情。
其实我文笔没什么才华,也很自卑。这个过程可能持续了七八年。
但是再痛苦,我也没想过放弃。为什么?
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写作的痛苦被写完一篇作品的舒爽抵消了,最后的净值是正的心理价值。
这就好比做Spa按摩时候肌肉被碾压得痛苦,痛得人嗷嗷叫,但是做完Spa按摩出来之后全身放松舒爽,觉得整个人都轻盈了。
对我来说,坚持写作就好像坚持做Spa按摩一样,舒适感本身就是驱动。
阻碍我做Spa的唯一因素就是我没钱,但没什么因素阻碍我写作。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这是所有坚持的秘密。
每个人对努力的体感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每天30分钟已经觉得“我很努力了”,有的人每天8小时都觉得“我还不够”。
这其中的差异其实不在于两个人的毅力差别这么大,而在于前者的体感是“我在忍耐”,因此30分钟到头了;
后者的体感是“我在沉迷”,因此8小时还不够。
如果两个人都在忍耐,比拼的是毅力的差别。
但生活中真实的情况往往是:你用你的忍耐,pk他人的沉迷。
如果对孩子的打开方式正确,有可能帮孩子找到自己的沉醉方向吗?
有可能。关键就是两条:宽松+观察。
观察孩子在自由时间、父母没有做任何要求时对什么事情最能投入,是最准确的衡量指标。
其次是观察孩子这种投入能否跨越时间保持下去。
因此至少需要有3-5年较为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可以有专业学习和轻推,但大体宽松,可以比较清晰看到孩子做某些事和另一些事的态度差异。
天赋不是测出来的。
孩子努力程度的差异,就是天赋的差异。
合理预期,快乐生活
说回到开篇的问题,对于父母常问的“怎样让我家孩子更努力”,我有下面几个点的回答。
第一,父母合理调低预期。
父母之所以认为自己家孩子“有能力考得更好”,一定是隐含着觉得孩子的天赋不错,目前还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这是最误人的心理预期。
有时候我问一个家长,为什么觉得孩子有能力考得更好?
家长提出的理由零零总总:孩子平时反应很快、上幼儿园时班里老师都夸ta聪明、觉得ta现在还没有100%尽力……
因此家长幻想出一个因为过于懒散而隐藏实力的武林高手,每天都琢磨该怎么把这个扫地僧的真本事激发出来。
其实,沉醉是唯一的天赋指标。
孩子能做到的投入程度,才是ta天赋的真正体现。
ta如果只能做到目前的投入程度,那就说明ta的天赋水平就是目前的投入水平。
不存在一个尚未发挥实力的扫地僧,孩子目前的成绩,就是他的真实水平。
第二,欣赏一个真实的孩子。
为什么说高预期是误人的呢?
因为,真正能给到孩子莫大鼓励的,是你欣赏ta现在的样子,而不是“ta应该达到的样子”。
回到我的初中。那时让我对写作产生最早好感的语文老师,总是用温柔的语句,欣赏理解我们每个人的写作。
她让我们都觉得“被理解到了”、“写作沟通真好”。
如果那个时候她跟我说:景芳,你应该达到更高文学成就,你现在写的还不行,只要你再努力一些,一定可以写得更好。
那么,我一定会因为自卑与压力而放弃。
在孩子能体验到一件事本身的美感之前,不应该谈论水平问题,尤其是不应该谈论差距问题。
一个人产生动力的根本原因是感受到“我可以”,而不是“我还不行”。
很遗憾,在上述提问的父母心里,没有办法欣赏一个目前考15名、20名、25名的孩子,没办法说出“你已经很好了”,只能说出“这成绩不行,你得对自己提高要求”。
有意思的是,每次我问这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名次,无一例外全都是“我自己已经很满意了”。
可父母既不能看见、也不能接纳一个对自己满意的孩子。
家里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扫地僧”,像幽灵一样,父母一直幻想着“ta应该的样子”,看不见“ta现在的样子”。
这对孩子通常都是莫大的打击。
第三,开放心态,拥抱生活。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沉迷于努力的方向吗?
那可不一定。
多数人可能对所有方向都是浅尝辄止的,没有什么能让自己沉醉,最能调动兴趣的还是生活享乐和看剧八卦。
但那也没关系啊,大家的生活不都是这么过的吗?
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能快乐享受生活也是一种天赋和沉醉。
如果成人能放过自己,为什么不能放过孩子呢?
我和我先生,都能看见自己和孩子儿时的差异。
我童年对读书的沉迷,在两个孩子身上都没有,他们读书就是一种忍耐,还需要伴随奖励。
我先生说:小时候我做有意思的数学题就是乐趣,这俩娃思路还行,但是完全没有我小时候享受做题的乐趣。
于是我们,就放过孩子。除了写作业,其他就不要求了。
如果考试没考好,一定会说“没关系的,爸爸妈妈对你已经很满意了”。
为什么不能接受一个普普通通但热爱生活的孩子呢?
我跟很多青少年聊,他们也是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的——
她们对韩国女团舞有莫大的热情;
她们对萌宠有旺盛的爱心;
他们对设定宏大的科幻游戏有欣赏和投入;
他们对探索未知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她们对头脑里编故事有热情。
如果你可以欣赏这一切,就可以看见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孩子。
写在最后
很多人谈论“天赋与努力谁重要”,但常常误解了二者的关系。
真的天赋就等于真正的努力,不够努力就等于不够有天赋。
靠沉醉推动的努力,没有上限,也不会让人疲惫。
靠毅力推动的努力,上限是身体和神经的耐受度,太久就疲惫而消耗。
如果你的孩子努力不是自发的享受,而是还需要父母引导、激发、督促、要求;
那就知道天花板在哪里,最好放下过高的预期,欣赏并拥抱一个普普通通的可爱的孩子。
除了自己沉醉于努力不可自拔,其余的情况上限都差不多,父母不如少找一点麻烦,多爱一点孩子。
而我们也知道人生真正的成就如何得来。正如樊登老师所说的“迭代”:
做你一直愿意做的事,一直一直一直一直做。
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奖赏。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景芳说(ID:jingfangtalk),作者:郝景芳。二次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持续努力的做一件事,并看到自己的天赋。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个人成长、原生家庭等的心理困扰,推荐你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推荐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