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大波“黑科技”重磅亮相国家博物馆!

中国电信  · 国企  · 昨天

正文

在国家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
欣赏一幅壮美的网络强国画卷

2月20日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
中国图片社共同举办的
“网络发展新图景成就展”
正式面向公众展出


此次“网络发展新图景成就展”

亮点纷呈

不仅是网络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

更是一次

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契机


在成就展上
中国电信30余件重磅展品
精彩亮相
通过实物、数字沙盘、图片
实时平台演示等多元化形式
生动呈现了全面深入实施
“云改数转”战略
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数字中国关键底座的
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盛宴正在上演
前方一大波电信“黑科技”来袭
你准备好了吗



在基础坚实展区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形成网络、算力、新技术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各种天基、空基、地基、海基网络服务不断涌现,“空天地海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在展区,中国电信全面展示了陆海空天全覆盖,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共绘空天地一体化发展新篇章的电信力量。



天基网络展示区


高轨移动通信卫星模型

高轨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可提供卫星语音、短信及数据服务,广泛应用于应急保障、武警公安、海渔运输、水利林业、科研勘探、户外探险等领域。


B82A5548.JPG


空基网络展示区


天通无人机电子信标

天通无人机电子信标是一种基于天通卫星通信技术的无人机定位与通信设备。


B82A5563.JPG


该设备融合了物联网、5G、北斗定位和高精度惯导等技术,通过“卫星+5G”天地一体融合通信技术能力,为无人机在复杂环境或远距离飞行时提供位置跟踪、状态监测和通信保障等服务。


  • “天枢”系列5G网联机载终端


天枢S3“通、导、算”一体化机载终端集成全网通信精准导航、边缘计算、量子加密、飞行控制、挂载控制及数据传输等多项功能。


B82A5565.JPG


天枢S3通过4G/5G通信,实现对无人机的实时操作与精准控制,并支持视频流的实时上传,有效解决传统无人机遥控器链路通信距离短、易遮挡和易受干扰等核心问题。


地基网络展示区


W100-B地基式激光测风雷达

W100-B地基式激光测风雷达是一款基于多普勒效应的全光纤多普勒测风设备,通过VAD(速度方位显示)扫描矢量合成技术,实现对雷达正上方30~300米范围的风速、风向的测量,为低空经济中的各类应用场景提供气象数据支持。



该设备在保障无人机安全起降、优化航线规划和应对突发气象变化方面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TDOA无人机侦测设备

TDOA 无人机侦测设备是一种基于TDOA频谱探测定位技术,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的探测、预警、识别、定位追踪的技术设备。单台设备可独立发现识别无人机,多台设备组网可实现目标无人机的精准定位和轨迹跟踪。


B82A5592.JPG


设备适用于城市级网格化部署、机场、高铁、重要活动安保、电力园区、危化园区等场景下的低空安防。



R100 RID无人机侦测设备

R100 RID无人机侦测设备是一款基于无线通信和信息广播原理的无人机侦测定位设备。


B82A5601.JPG


该设备能够捕捉并解码空域内无人机实时播报的远程识别信号,获取无人机唯一序列号、型号、无人机位置、飞行速度、高度、航迹、飞手位置等关键信息,可有效探测具备远程识别信号广播能力的无人机。


海基网络展示区


在海基网络展示区,循环播放着中国通服海缆船作业的情景,该船只运用科技力量,可胜任远洋、深海等海缆施工维护作业,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缆建设和维护力量。




卫星船载天线

卫星船载天线是海洋船只使用宽带卫星通信必不可少的终端设备,集成了导航传感器和信号强度跟踪能力,并内嵌GPS模块,能够自动搜索、识别、锁定卫星信号,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确保收发信号的稳定性,实现动态条件下不间断的互联网连接、视频会议等高宽带多媒体数据传输。


B82A5625.JPG


天线采用三轴稳定方式设计,可满足近海、远洋船只及海上作业平台高速宽带移动中的通信需求。


海底数据舱模型

海底数据舱是海底数据中心的核心装备。2023年11月24日,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成功下水。



该款海底数据舱应用水深超过30米,重量达1300吨,罐体直径达3.6米,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相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


天通浮标

天通浮标是一种在传统海洋浮标中集成了天通物联网终端的海洋浮标产品,依托天通9.6k窄带数据技术或 IoT NTN(基于非地面网络的物联终端接入)技术,可提供全天候、全时域的图像监控服务;


B82A5832.JPG


依托天通42字节能力,可将各监测仪器及传感器监测的数据传回至物联网平台,进而通过AI分析进行水华、赤潮和其他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预警,为远端决策体系提供可靠、稳定的实时数据。





在科技创新专区




在科技创新专区,中国电信将科技与生活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带来了量子科技、边缘计算等智能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 手机直连卫星的芯片

天通卫星终端芯片是自主研发可控的基带射频一体化SoC芯片,使用高集成度、高可靠性、软件可重构的SoC芯片架构,集成基带、射频、电源管理、存储、应用处理器等器件;采用先进制程工艺,芯片尺寸大幅减少,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B82A5694.JPG


该芯片采用创新封装材料和设计,提高芯片的机械、热和电气可靠性。



量子云印章

量子云印章产品,以国密算法、量子技术为核心,规范印章流程,保护用印数据安全,融合了量子加密、人工智能、数字化印控等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用印方式,彻底解决用户用印流程不合规、用印过程不方便、用印成本不经济、用印数据不安全等痛点,并做到对用印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


B82A5690.JPG


它主要的亮点功能有联网锁控、身份识别、监控录像、量子加密、AI防舞弊、用印流程管理等,已经在乡村治理、金融、医疗、各类大中小企业等多个行业应用。





在融合赋能展区




当前,以 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实体经济,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正推动产业体系加快优化升级。目前,我国 5G 行业应用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赋能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的进程中,正全面激发实数融合的巨大潜力。


中国电信以工业PLC控制场景模拟沙盘和智慧公路场景模拟沙盘形式展现构建覆盖“云、网、边、端、数、智、安”的融合产品体系,带来数智融合赋能数字工厂和智慧交通的最新成果。


数字工厂展示区


B82A5650.JPG



工业PLC控制场景模拟沙盘

数字工厂通过工业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生产设备联网,实现设备全面互联。工业PLC通过无线/有线网络,可以及时将工业领域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数据、环境参数、能耗数据等各个参数上传到平台,有效满足数字工厂数据采集需求。



智慧交通展示区


在智慧交通展示区,中国电信助力打造的5G车联网城市级云控平台正在循环播放中,彰显了中国电信助力打造智慧城市的硬核力量。




智慧公路场景模拟沙盘

智慧公路依托公路感知、养护、治超等多源数据,通过后端高性能计算系统对采集的数据实时分析。


B82A5679.JPG


针对公路、桥梁、隧道等场景进行事件检测、车流检测、交通参数检测,从而全面、实时地掌握公路的运营状态,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点对点的精准处理,助力道路交通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群众出行效率。




在普惠利民展区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组织开展电信普遍服务、宽带提速降费、网络扶贫、数字乡村建设、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电信业务线上办异地办、APP用户权益保护、来电来信防骚扰服务推广、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等工作, 将信息通信发展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电信普遍服务,惠及亿万人民
展示区


今年恰逢电信普遍服务实施十周年,本次成就展上,中国电信全面展示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充分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推进宽带提速降费、网络扶贫、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的新成效。


在展区,中国电信普遍服务的瞬间以及应急通信能力得到了精彩展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通信人从未缺席。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证书

2021年,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扶贫工作处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图片14.jpg



网络护航慕士塔格峰登顶事件的感谢信

2022年7月1日7点26分,2022年慕士塔格峰登山大会第一批登山队员顺利登顶后,将印着“中国电信天翼好信号,伴你登顶慕士塔格峰”的蓝色旗帜插在慕士塔格峰顶。



中国电信出色的网络保障,得到了登山队的一致肯定。


图片15.jpg


时刻在线,使命必达。一起来看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力量。



便携式智能卫星终端

便携式智能卫星终端是一种融合天通卫星、高通量卫星、4G/5G基站,满足无网区域数据连接、视频通信等需求的宽带卫星通信终端设备。


B82A5742.JPG


在重大任务及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通信、重大活动保障及偏远地区信号覆盖等场景下,该终端提供多频段、多形态、多方式的全时全方位的应急通信保障服务。其同款终端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应急通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天通单模卫星终端LeSat F2


天通单模卫星终端LeSat F2是一款卫星电话,采用广角天线,基带射频芯片二合一,技术领先、保密性强。


B82A5714.JPG


该终端可实现“固话+移动”两种场景随需切换,支持卫星电话在室内的双向通话,并配合外置全向型天线,可自动搜索卫星功能,保证全天候实时在线,还支持紧急状况下将卫星电话拔出底座随身携带使用,常用于防汛应急、紧急救援、消防、政府保障等场景。



应急通信队员服装

眼前这套服装,不仅是通信队员的“战袍”,更是他们无畏逆行的见证。它采用高强度耐磨面料,具备防风、防水等特性,能有效应对各种恶劣环境。醒目的荧光条和反光标识,确保队员在夜间或复杂地形中也能被快速识别。




通信铁军旗帜

通信铁军旗帜,承载着应急通信战士的奉献与荣耀,象征着现代通信人的使命与担当。“铁军”二字则体现了通信队伍在应急保障、抢险救灾中的钢铁意志。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件,通信铁军始终冲锋在前,确保通信“生命线”畅通无阻。




工人先锋号(青海电信机动局

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机动应急中心是国家一类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现有员工6名,应急装备车辆17台。曾高效响应5.22玛多地震、8.18青海大通山洪、12.18积石山地震等自然灾害保障,圆满完成神舟系列飞船返回发射、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应急通信保障任务一千余个。



除了实物之外,展示区还以图片展览的形式展出了电信人进行通信建设、助力美好生活的身影。



电信人的砥砺瞬间展示

在甘肃,电信人为甘南州碌曲县的牧民介绍智慧畜牧平台,牧民可以通过手机上的程序查看肉牛的健康信息。


在上海,中国电信在松江G60科创走廊规模部署电信5G SA网络,为区域内的机器人、智能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动力。


在安徽黄山,面对暴雨引发的灾害,电信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保障受灾地区通信畅通。


图片

在重庆的中国电信应急通信队伍,时刻在线,使命必达。


在四川“悬崖村”,中国电信员工背负通信设备开展网络扶贫施工。


在安徽安庆,中国电信装维工程师在杆路上检修线路故障。


在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角镇大环村,中国电信员工在安装调测5G基站设备。


在广西,电信人助力“双千兆”,勇敢攀登,开展5G建设。


深化开放合作 全球互联互通
展示区


我国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社会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展示区提到我国助力非洲国家建设国家数据中心,推动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事迹。


尼日利亚Galaxy数据中心


2021年,中国电信旗下中国通服承接尼日利亚Galaxy数据中心的设计工作。项目为政府各部委、部门、机构提供ICT设备和服务,并负责建设和运营国家ICT基础设施骨干网(NICTIB),该光纤网络横跨全国,一期和二期项目分别在阿布贾和卡诺建设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是非洲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也是尼日利亚的第一个数据中心

项目涵盖全专业设计,采用Tier3设计标准,建成后,有效改善尼日利亚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据安全性,促进尼日利亚数字化转型。


坦桑尼亚国家IDC数据中心


2015年,中国电信旗下中国通服承揽了坦桑尼亚国家IDC数据中心三期一阶段的具体实施。该项目园区面积6870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是坦桑尼亚的第一个国家级IDC数据中心,让坦桑尼亚一跃成为东非的数据中心。

该数据中心的投入使用为坦桑尼亚全国提供专业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加速了整个国家的信息流动,将对坦桑尼亚ICT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网瞰时代·华章掠影

影像专区




在行业赋能展示区,中国电信海缆施工船亮相,电信人砥砺向前,赋能美好信息生活。


2019年8月15日,在上海杨浦区,中国电信海缆施工船“锋阳海工”号在施工,为进博会通信保障做准备。(费锋 摄)


在便利惠民展示区,中国电信的抗灾害保通信力量也再度亮相,电信人时刻在线,关键时刻守护着心与心的连接。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这是8月4日,一名灾区群众在昭通巧家县包谷垴乡的电信服务网点拨打电话报平安。新华社发(闫科任 摄)



新蓝图使命在肩,新征程催人奋进

以上的种种成就

是电信人弘扬红色电信精神

砥砺前行的缩影


中国电信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

围绕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确定网络、

云及云网融合、

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技术方向

完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业务布局

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实践

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中国电信将天翼云
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
构建“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
天翼云已经全面迈向
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电信自主研发
覆盖语义、语音、视觉、
多模态的“星辰”大模型能力体系
在央企中率先开源
完成首个全国产化万卡万参大模型训练,
打造业界首个
支持40种方言自由混说的
语音识别大模型


中国电信研发
国内首个融合QKD的分布式密码系统
构建涵盖量子密钥分发网(QKD)
量子密钥资源池和量子密钥管理平台的
“一网一池一平台”
打造全球首个运营商量子加密办公应用
……


面向未来,中国电信将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推进
云网融合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电信力量

最后,小翼也盛邀大家到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参观
展览将持续至3月20日
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星标”我们,让遇见更为简单

图片



编辑:庄文超、陈博博、张广

执行主编:廖鸿翔、张朋

主编:刘晖平
好友都在看
640.jpg

【点击图片阅读】国际荣誉!首次获得!

0 (1).jpg

【点击图片阅读】燃燃燃!《哪吒》中的同款法宝,谁还没有啊?


点点推荐,让更多人看到↓↓↓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