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儿子3天一个夜班,连轴转,谁能救救他?”家长心疼医生儿子!三甲医生:活干不完,科室却说不缺医生只缺论文,一年只招一个博士生!

梅斯医学  · 医学  · 昨天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医生工作压力、工作时间和补偿问题的讨论。医生家长因孩子工作过度劳累而发声,引发公众关注。文章涵盖了医生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招聘情况以及劳动法新规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医生工作压力和疲劳问题

多名医生的家长反映其孩子在医院工作过度劳累,缺乏休息,甚至出现健康问题。医生的工作时间长达几十个小时,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与家人相处。

关键观点2: 医生的招聘和职业发展

医院招聘医生的情况引起关注。一些医院长时间不招聘医生,导致现有医生工作量过大。偶尔招聘的医生也面临工作压力和职业发展的问题。家长对此表示担忧,并质疑医院的招聘策略。

关键观点3: 劳动法新规的影响

近期人社部下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通知,对医生的劳动时间和补偿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限制工作时间、支付加班费、保障休假权益等,为医生提供了更明确的维权依据。


正文

“我儿子隔3天一个夜班,谁能救救他?”

家长痛诉当医生的儿子工作太累

子女是医生,他们的苦和累,身为家长看在眼里,却疼在心里。

今年年初,广东一名家长发长文讲述了自己当医生的儿子面临的境况,引起了医生们的强烈共鸣,令人落泪,该文章点赞评论快速过千,引发的讨论不小。

这名家长在文章中表示:“谁能救救?我儿子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市人民医院ICU上班。正常情况下每五天就要上一次夜班,要从下午5点半上到第二天中午12点,除了6、7月份有一段时间能准时下班外,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要延迟下班,加班也是经常的事。”

“因为病人多、医生少,他经常下班回来后很累很累,无精打采,根本不像一个30岁人该有的样子,我很担心他会撑不住倒下去。这个月更累,每隔三天就上一个夜班,昨天下午5点30到今天下午3点30还没有下班回家。我虽然不是医生,不懂医疗,但我能感觉出来他已经累到了极点。亲爱的朋友们,爱子心切,莫过如此,我甚至后悔当初让他学医了,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一线医生稍微轻松一点?”

这名家长还表示:“长时间不让我儿子休息,我甚至都想去医院讨要个说法……”

为什么这名家长那么气愤,甚至还发出了“救救他”的呼喊呢?

按照家长们的说法,人家的孩子30岁在谈女朋友,下了班随后都能陪女朋友逛街;人家的孩子30岁一年能出去旅游好几次;人家的孩子下了班能准时回家陪父母吃吃饭、说说话;人家的孩子总是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有年轻人的样子;人家的孩子天天都能准时下班,一天按时吃饭,吃进肚子里的饭都是热的,不憋尿,身心舒畅,没有各种健康隐患。

自家孩子呢?自从进了医院ICU工作,没时间谈恋爱,吃饭不应时,隔几天一个夜班,回家就躺着睡,这到底是什么工作呀,怎能让当爹妈的不心疼?

这个帖子一经发布,就火爆异常,非常多的家长打开了话夹子,纷纷讨论了起来。

山东一名网友表示:“我家闺女,从大学读到博士,毕业后进了省三甲医院,还得规培三年,每天上班十二个小时,每六天一个夜班,周末基本不休息,我亲眼目睹了医生的辛苦。而且工资还不高,博士毕业一年14万,这收入在济南算高吗?和多年来的付出根本不成正比,而且这破工作还把我家闺女耽误成了大龄剩女!31岁的女医生找对象非常难,相亲的男士都是35岁的!30岁以下的男生根本看不上我家闺女,一听说31岁的女博士,纷纷拒绝,我现在对医院怨恨死了……

四川一名家长则说道:“我儿子也是医科大毕业的研究生,在市里最好的医院上班,他上班的医院也是每天人满为患,一周值一次班,从值班这天早上的八点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十一点才能下班,平时一般都是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很多时间累得衣服都没脱,坐在沙发上就睡着了,他曾多次告诉他妈妈说不想干了,想辞职,但培养一个医学生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投入太大了,根本就输不起,况且辞职了又没更好的选择,所以一家人每天都过得忧心忡忡,愁眉苦脸的,哎。”

三年不招一个医生

偶尔招博士竟然还是为了给科室写文章

医生辛苦的临床工作,为什么医院看不见?

以前都是医生自己抱怨这个行业的辛苦,这次,医生的父母们自己出马、亲自吐槽,从他们作为家长这个角度来讲述他们的子女在医院的工作,实在新鲜。

家长的吐槽更加犀利,也更加勇敢。

去年同样这个时候,辽宁一名妈妈就发文痛斥了自家女儿工作的医院,这名母亲表示:“我女儿是一名住院医,她一年365天,单是值班的时间就达到了1/4,接近100天,他们医院没有规培生,她至少要管十几张床,负责收治病人,安排各种检查,做操作,写各种医疗文书(入院病历、病程、出院记录、出院证明、查房病例摘要)。一个人,一年有100天在值班,更不要提她在值班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想想就是一件让人心寒的事情,把时间全都给了医院,也没啥回报,都30多岁了还是个住院医生,也没时间谈恋爱,我能不气吗?”

犹记得,在去年4月份,对于同样的问题,湖北一名家长亲自跑到医院找到副院长,指着鼻子发出一连串质问:“他卖给你了?一年拿你不到10万工资,你就天天让他定在医院?他们呼吸科三年不招一个人,50岁以上的医生整天也不怎么干活,就可着劲让二三十岁的医生拼命的干,你眼里还有劳动法吗?你耽误了我儿子终身大事,我也不让你过得舒坦……”

对于家长的质问,年轻医生的终身大事我们并不怎么关注,让我们颇为震惊的是,呼吸科三年不招一个医生这到底该怎么解决?三年不招一个医生,人家家长找上门来痛诉自家孩子工作太累,作为医院领导,又该如何解决?

对此,湖南某三甲一名医生认为:“现在的科室不缺医生,活再多,都能让底下的医生干完,现在科室最缺的是论文!所以,每年招医生时,我们科室只招一个博士生,目的是协助科室搞科研,撰写SCI论文,写论文英语能力要求高,而博士生的英语水平还是可以的。”

你就算累死累活做一百台手术,不如人家发一篇SCI。所以,医院为什么不招医生?因为能做科研的是少数,你会发论文,肯定招你,一年一个科室招一个就行了。至于说没有人干临床,怎么不招干活的医生,因为领导认为临床工作不重要,科室里的年轻人加加班就行了,自然不需要多招医生。

天哪,太扎心了,科室不想招医生,偶尔招来一个博士生竟然还是为了给科室发文章,还不是为了做临床工作,难道不会写文章的医生就得累死累活,还不被领导看到吗?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文章高的时代,作为一名不会写文章,只会老老实实干临床的医生,实在有苦难言,我们干的活也不少,可以说很累,可是你再说累,领导也不会因为这个去招更多的医生,他们只会说“就你累,当医生谁不累?”。

但是,当需要发文章时,需要拉高医院的排名时,医院会毫不犹豫地招聘医生写文章,招医生不是为了治病救人,也不是为了分担同事们的工作压力,居然是为了给科室写文章,这不能不说太荒唐了。这种荒唐的做法却恰恰是不少医生的现状。

劳动法新规更加明确

公立医院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

相比家长们更关心自家孩子因为工作劳累,而造成的身心健康的危害和终身大事的耽误,我们更关注医生的劳动时间和补偿问题。

2025年1月1日,人社部下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的一些劳动法新规开始全面实行。人社厅函〔2025〕1号文件在保障广大职工休息休假权益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包括加强政策指导、规范支付行为、强化监督检查等多个方面。

《通知》有几点反复强调的规定彻底打破了以往关于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的模糊认知,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维权依据。

其中表示:

职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问不得超过 40小时。超出的时间视为加班,加班费的支付标准为:平时加班1.5倍支付,周末加班2倍支付,法定节假日4倍支付;

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企业等单位依法安排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另外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其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企事业等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且经职工本人同意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依法支付工资报酬。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企业等单位按职工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事业单位按职工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进行折算。职工小时工资收入按职工日工资收入除以8小时进行折算。

必须要承认,这份近期人社部下发全面实行的通知,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的,既包括企业、私立医院,肯定也包括公立医院。

医生工作累、工作苦、耽误了终身大事,等等这一些抱怨,都和劳动法以及加班补偿没有被很好地执行有关,了更好地促进就业、促进高质量就业,公立医院也应该认真学习劳动法,认真学习节假日加班补偿相关的政策。

不执行好劳动法,大量的工作拼命分给科室里不多的医生,导致科室一两年不招新的医生,这肯定违背了去年9月2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的文件精神。

作为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必须要扛起充分就业的大旗,各领导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要压实稳就业的责任,从今年开始,所有公立医院都应该领悟好中央精神,为促进高质量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 假期赖床补觉终于有理由了!两项研究:周末补觉,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70%,抑郁风险减轻19%,但要注意补觉时长
 被子越重,睡得越香!盖7kg厚被子,显著改善睡眠;盖4周,失眠改善50%!原因竟是...
● 喝咖啡的最佳时间出炉!多项研究表明:8-12点摄入咖啡,降低20%全因死亡风险,心脏更健康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刻下载梅斯医学APP!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