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饺子”吸粉带货,别让创作者饱受“冒名”之困!丨AI热评

法治日报  · 社交 自媒体  · 2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随着《哪吒2》的火爆,出现多个假冒饺子导演的账号,这些账号通过模仿导演名字、使用导演照片或魔童哪吒图片当头像等方式吸引流量,并涉嫌违法。目前,相关视频平台已查处400余个高仿号。文章强调保护创作者权益,呼吁各方协同维护网络生态,加强注册审核机制,加大监管及惩处力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哪吒2》爆火引发假冒账号问题

随着《哪吒2》的流行,多个假冒饺子导演的账号出现,通过模仿导演名字、使用导演照片等方式吸引流量,扰乱网络秩序,并涉嫌违法。

关键观点2: 假冒账号涉嫌侵犯权益

这些假冒账号未经许可使用导演照片和电影片段,涉嫌侵犯导演肖像权和影视作品著作权,即使是出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也已构成侵权。

关键观点3: 加大监管及惩处力度

为了保护创作者权益,需要优化注册审核机制,加强身份标识,依法加大监管及惩处力度,不给仿冒提供可乘之机,让流量回归真实。

关键观点4: 网络生态需协同维护

保护创作者权益和维护网络生态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包括创作者、平台、政府部门等,共同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正文


近日,随着《哪吒2》爆火,不少网友发现网上出现多个疑似假冒饺子导演的账号。这些账号主要以“饺子导演”“饺子(杨宇)”之类的名字命名,使用导演本人照片或者魔童哪吒图片当头像,发布“饺子导演正式入驻某某平台”“杨宇小号,感谢支持”之类的信息。一些账号粉丝量一度飙升至数十万,并挂出了商品链接。目前,相关视频平台已查处400余个高仿号。


借他人热度创建账号吸引流量变现,不仅扰乱网络秩序,更已涉嫌违法。假冒的账号未经许可使用导演本人照片作为头像,未经授权使用、传播《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的片段、海报吸粉引流,涉嫌侵害他人肖像权以及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要知道,即便账号运营者只是出于对导演或电影的喜爱,为了学习和交流而经营账号,但只要未经权利人授权许可,就已构成侵权事实。另外,有部分账号更是明目张胆在信息中自称是“导演本人”“导演小号”,发布所谓新片进展,如果用于非法牟利,可能涉嫌诈骗需承担刑事责任。


“假饺子”敲响真警钟,创作者权益必须得到保护,网络生态需各方协同维护。优化注册审核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强化身份标识,依法加大监管及惩处力度,不给仿冒提供可乘之机,让流量回归真实,别让创作者饱受“冒名”之困!


策划:杨新顺 宋胜男

文字:李一鸣

视频:李唯祎 范琳松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王芳 李金凤 岳铼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