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结束了一天的琐事,你正要开始享受期盼已久却也所剩无几的睡觉时光,床边的手机却开始了疯狂震动。你知道,你的好闺蜜又遭遇情感危机了。
“这次是真的,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为表关心,你强忍着倦意拨通了闺蜜的电话,听她在那头哭得梨花带雨,极尽所能安慰之余,还要帮着大骂那“渣男”几句。
劝慰了半个多小时,闺蜜终于下定决心拉黑她那不靠谱的男朋友。然而,两周后的某个下午,你却在朋友圈看到了闺蜜与她“前男友”的秀恩爱合照。你感到失望,觉得自己遭遇了“背叛”,就像看《再见爱人4》李行亮和麦琳和好如初一般“愤怒”。
可冷静下来你又后悔了。你究竟怎么了?不过是朋友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复合,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朋友的另一半确实不讨喜
不用感到愧疚,这不是你小心眼或者见不得朋友好,其实不止你一个人,很多人在遭遇类似情况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小红书上,搜索“朋友复合”,得到的结果几乎都是吐槽朋友恋爱脑,而微博上类似的热搜也已经屡见不鲜,所以你觉得被“背叛”,其实正常反应。
而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不用怀疑,最直接的原因也很简单:你可能本来就不喜欢你朋友的那个ta。
回想一下,每次朋友向你提起自己的对象,是不是往往以吐槽为主?不过,这可不一定是ta真心实意嫌弃自己的对象,而说不定是一种恋爱情趣,床头吵架床尾和嘛!美国一项为时两年的研究甚至发现,除了人际交往方面,其他方面的贬损甚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双方的关系满意度:越嫌弃,越“锁死”[1][2][3]。
所以,有时候你以为朋友在抱怨,实际上你只是他们play的一环。不过久而久之,就算朋友只是在开玩笑,抱怨的话听多了你也会当真。
而我们自己的认知同样也存在这样的偏差,倾向于夸大坏的方面,忽视好的方面。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含有负性情绪(如伤心、厌恶等)的信息往往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而且我们对于这些“不好”的信息记忆也会更生动、更牢固[4][5][6]。
另外,因为白天要上班,晚上情绪又容易上头,所以不少小情侣都是晚上吵架,吵完架的朋友来找你吐槽,你还得附和几句,这个时候,你的负面偏见恐怕要更加刻骨铭心了。
大名鼎鼎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们招募了一批参与者,随机分配到正常睡觉组和不睡觉组,并让他们记忆一些信息。结果发现,正常睡觉组对于积极信息的记忆会更好,而对于消极信息的记忆和不睡觉组则没有显著差别[7]。
也就是说,睡眠充足的时候,你好歹还能记得一点儿人家的好处对冲一下负面印象,结果朋友半夜吵完,跟你一起熬夜讲坏话,那这印象分肯定是要扣光了。
除此之外,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和朋友的另一半比较:“我都能记住你不吃香菜,你对象都记不住,ta还没有我关心你呢!”这种不自觉的比较也会进一步影响我们对朋友另一半的评价。
况且,当前时代的主流早已不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了,而是“不好咱就换,拒绝恋爱脑”。年轻人都崇尚自由、自主,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看着好朋友在无效恋爱里内耗,又舍不得怪朋友,那矛头自然就指向了朋友的伴侣。
因此,我们对朋友的伴侣往往也印象不好,甚至把ta当作假想敌。本以为自己是外援,正要帮朋友“讨伐恶人”,没想到一转头朋友“通敌”了,成了自己孤军奋战,这不就是妥妥的“背叛”嘛,这能不失望嘛?
我们自己也是个老顽固
既然对朋友的伴侣有这么深的成见,那么在朋友遭遇情感危机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劝分。
而这样的第一反应往往会对我们后续的认知、决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大量心理学研究就发现,当我们记忆一系列信息时,最开始记忆的几个信息会记得比其他信息更好[16][17][18]。
决策心理学的研究也指出,当我们形成一个观点后,我们就会有意识地选择和我们观点一致的信息[19][20]。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一份研究甚至发现,如果我们在做出决策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后的结局更好了,我们依然会感到后悔[8]。
也就是说,我们的观点一旦形成就很可能固化,我们也会倾向于维持这个观点,当后续我们接触到新信息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抵触心理[9]。就好像朋友一旦和你吐槽过另一半抠门,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也可能会让你给ta贴上“抠男/捞女”之类的标签,无论后面再发生什么事都只会强化你这样的印象。
而且,“劝分”这样情绪性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更加顽固。有一项建模的研究模拟了人们在进行意见交流时的观点动态变化,他们发现,当人们处于情绪唤醒状态时,自己的观点会更难被说服[10]。
更重要的是,朋友来找你诉苦,你不可能只是默默听着不说话吧。实际上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主动迎合对方的期待做出一些相应的行为,例如帮着骂朋友的对象是“渣男/渣女”。而这样的行为会增强我们的“参与度”,让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认知就更难被改变了。
一项发表在顶级期刊《心理通报》上的荟萃分析回顾了以往的38份研究,结果发现,当某个事件和自我价值相关时,我们的观点就更难被改变。而近年一份中国的研究同样发现,高卷入度条件下,我们会更加倾向于维持原有的观点[11][12]。
因此,当我们已经形成了如此根深蒂固的心理预期,正期待事实如自己所认为的方式发展下去的时候,朋友居然与对象复合了?!这对于我们原有的认知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冲击,甚至会挑战我们的自我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拒绝、否认、不接受”就成了最常见的反应:一定是哪里搞错了,我怎么可能会看走眼呢?就他们那样还怎么复合?
对友谊失望,心死了
不过,你之所以感到被“背叛”,或许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朋友的对象有多坏,抑或是你自己的原有认知有多顽固,而是你早已厌倦了这一段堪称表面的友谊关系。
你可以再次回想一下,当你的朋友谈恋爱后,主动找你的频率是多少?是否还像以前那样热情地跟你分享生活日常,约你享受周末的闲暇时光?
当然了,这是人之常态。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见色忘义”不只是说说而已。比如说,2022年一份魁北克大学的研究就发现,对于22岁的年轻人来说,相比于朋友,亲密关系对我们的心理状态影响更大[13]。
也就是说,一旦朋友谈了恋爱,ta的喜怒哀乐可能就已经与我们无关了。
而我们也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美国的一份研究就发现,53%的女孩和32%的男孩会感受到最好的朋友在谈恋爱后对自己有些忽视[14]。看得出来,我们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只不过终究会有一些失落。
更扎心的是,就算朋友偶尔来找你,主题也往往不是你们的关系,而是ta的感情。
还是上面那份研究发现,朋友有时候也是会显著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的,那就是当我们遭遇感情危机的时候。换句话说,你不过是替代品罢了,只有当朋友和伴侣闹掰了才会找到你寻求安慰。
甚至就算在这个时候,ta在你的面前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伴侣,真正的目的也并不是想要征求你的意见,只是想找一个情绪的出口,寻求认同[15]。或者说,ta其实并没有真的想分手,而是希望这你这里发泄完,回去之后一切如常,直到下一次情感危机再次发生。
你一次次怀着真挚的心给出了你觉得最合理的建议,却一次次被忽视,你深切、也无力地感受到,原来,你们早已渐行渐远。
而你还要冒着这样的风险:如果你与朋友的对话被ta的伴侣知晓,你还会成了朋友这段关系中那个“不受欢迎”的人,仿佛他们之间所有的龃龉罪魁祸首都是你。
终于,你厌倦了这样的“循环”,你意识到,原来友谊也存在方向:在你心里,ta依然是你最好的闺蜜/兄弟,而在ta眼里,你已经慢慢成为了生活的背景。
这是背叛吗?或许是吧,也或许你只是舍不得那个昔日一起唱着“友谊天长地久”的挚友,终于也要成了貌合神离的陌路人,更难以接受的是,下一次ta来找你倾诉,你还是忍不住听。
[1]Johnson, D. J., & Rusbult, C. E. (1989). Resisting temptation: D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artners as a means of maintaining commitmen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967-980.[2]Simpson, J. A., Gangestad, S. W., & Lerma, M. (1990). Perception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6), 1192–1201.[3]Seidman, G. (2011).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rtner derogation and enhancement differentially related to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1), 51–71.[4]Hansen, C. H., & Hansen, R. D. (1988). Finding the face in the crowd: An anger superiority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6), 917–924.[5]Kensinger, E. A. (2007). Negative emotion enhances memory accurac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4), 213–218.[6]Bowen, H., Kark, S., & Kensinger, E. (2017). NEVER forget: negative emotional valence enhances recapitula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5, 870 - 891.[7]Walker, M. P., & van der Helm, E. (2009). Overnight therapy? The role of sleep in emotional brain process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5(5), 731–748.[8]Kirkebøen, G., Vasaasen, E., & Teigen, K. H. (2011). Revisions and Regret: The Cost of Changing your Mind.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6(1), 1–12.[9]Jonas, E., Schulz-Hardt, S., Frey, D., & Thelen, N. (2001). Confirmation bias in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earch after preliminary decisions: An expansion of dissonanc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selective exposure to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4), 557–571.[10]Sobkowicz, P. (2012). Discrete model of opinion changes using knowledge and emotions as control variables. PloS One, 7(9), e44489.[11]Johnson, B. T., & Eagly, A. H. (1989). Effects of involvement on persuasion: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6(2), 290–314.[12]齐晓栋 & 张大均. (2019). 不同事件卷入度下自我损耗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1), 10-13+23.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9.01.002.[13]Camirand, E., & Poulin, F. (2022). Links between Best Friendship,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Emerging Adulthood.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83(4), 328–344.[14]Roth, M. A., & Parker, J. G. (2001).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friends who neglect their friends for dating partners: influences of gender, jealousy an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4(3), 281–296.[15]Alicke, M., Braun, J., Glor, J., Klotz, M., Magee, J., Sederhoim, H., & Siegel, R. (1992). Complaining Behavior in Social Inter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8, 286 - 295.[16]Logan, G. (2020). Serial order in perception, memory, and ac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7]Deese, J., & Kaufman, R. (1957). Serial effects in recall of unorganized and sequentially organized verbal materi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4 3, 180-7.[18]Jones, T., & Oberauer, K. (2013). Serial-position effects for items and relations in short-term memory. Memory, 21, 347 - 365.[19]Ariely, D., & Norton, M. I. (2008). How actions create--not just reveal--preference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1), 13–16.[20]Sharot, T., Velasquez, C., & Dolan, R. (2010). Do Decisions Shape Prefer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1231 -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