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很多父母最大的通病,是把托举的顺序搞反了

反向的猫  · 教育 育儿  · 3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自我修养与家风培养的重要性。文章指出,真正的佛系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在努力后的平和心态。父母应独立成长,积累生产资料,并活出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教育问题没有灵丹妙药,终极解药在于父母自身的改变和修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真正的佛系心态

文章指出真正的佛系心态应该是努力后的平和,而非消极等待。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有正确的佛系心态,引导孩子努力奋进,培养孩子独立性和生命质量。

关键观点2: 父母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自我修养,独立成长,积累生产资料,活出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观点3: 孩子教育的误区

文章讨论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的误区,如过度依赖佛系心态、认知错位等。指出父母需要警惕这些误区,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避免用力过猛。

关键观点4: 家风培养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家风培养的重要性,每一代人都应尽力打好自己手上的牌,努力奋进,这样才能实现家庭蒸蒸日上。良好的家风、正确的价值观、处世哲学是父母可以传递给孩子的。


正文

他等你发财,你等他发光。

hi,我是猫。

等来等去,四季轮转,把时间都给蹉跎没了。多少人恍然大悟回过头去看,才发现如今的烂尾工程,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当初的自我放纵和不作为。

这个不作为,不是指不鸡娃,而是不鸡自己。现在养娃流行一个叙事叫做,佛系养娃。我觉得挺坑的,原因是有的人把自己当前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但“心态”很好美其名曰佛系。

按照他们的这套逻辑,啃老族也能算上是佛系了。

但如果要真正的理解佛系,不应该是努力之后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吗?肚子吃不饱摆出一副四大皆空、看淡万物的心态,合适吗?孩子基本的一些素养没有引导好,就来跟别人比拼自己的佛系,自己的格局,合适吗?未免太牵强了。

小富为什么靠勤?起码初始阶段,努力很管用,先达到小富阶段再去拼“德”、拼“运”吧。很多人耳朵不好使,听到别人说“赚钱靠的不是努力,而是命运和福报”,然后就堂而皇之地等着,这就是一种认知错位,彼此说的都不处在一个阶段,尽捡自己想听的听进去。

养孩子也是如此,搞不清楚状况,看别人带娃很佛系,以为自己也可以效仿,结果把孩子交给电视机,交给大数据,交给垃圾食品,美其名曰松弛、佛系,自己乐得个清闲自在,在一边刷手机,一天过一天?

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镜,选择了这面镜子,你就要想好,你什么样?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当然真正的托举也不是古典叙事的那套“付出一切都是为了你”的苦难叙事。牺牲一代又一代,换来的不一定是圆满,很可能是怨恨和指责。

真正的家风培养,一定是每一代人都尽力打好自己手上的牌,努力奋进,活出自己的独立性,自己的生命质量,这样代际接力,家庭才会不断地蒸蒸日上,才有机会重新死灰复燃。

否则就是不断地重复那套贫穷、消耗的基因循环。

一辆车可以跑多快,跟负载有关系。一个孩子可以飞多高,同样跟负重有关系,若他长期承载过多的内耗,就会表现出跟汽车一样的故障:抛锚。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永远是两个有主体性的个体,而不是娃背着你成长,或者是你失去自我的奋力托举。

你想要教孩子独立,那就自己先独立起来,在社会立足,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盘、积累自己的生产资料。

你想要教孩子掌握学习能力,那就自己不放弃成长,不放弃自我追求,严于律己。

你想要告诉孩子身心健康是第一原则,那就自己先活成一个本自具足的人,把身体跟情绪妥帖照顾好。

父母想要孩子具备什么价值观、人生观,先自己给孩子打个样,活出这样的模板出来。孩子又不是傻,都会有样学样的。

养育,养育,玩的就是一个潜移默化,如果非得论个排序,层级依次是状态、行动、言语。

孩子的感知力是很敏锐的,父母之间的状态、性格如何,他们都会有感觉。面和心不和,即使不在孩子面前争论,也别抱着侥幸心理可以蒙混过关。

他们的第一天性是学习,不是耳提面命,在相处的过程中,不文明的语言体系、过分担心产生的打压都会适得其反。

保持沟通和信任,避免用言语和行为伤害他们,才会有回旋的余地。

很多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百抓挠心,指望一颗灵丹妙药就能解决问题,其实都没发现终极的解药都在自己身上。当父母是一场修行,你给不了他累世的积累,给不了他腰缠万贯的底气,但良好的家风、正确的价值观、处世哲学是你可以传递给他们的,但前提是你要迎难而上,改变自己。

往上一个维度,这个世界大小困局,根本的解法都在“求诸己”。孩子是否成龙成凤,确实要看淡,看淡了才不会偏执,不会用力过猛,但这个看淡是努力了不惭愧,是尽力了不悔。

家庭和睦,儿女成才是人间的游戏规则,在这个规则里面通关是最主要的修行方式,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才真的悟道。

多少人到了后来才意识到,得道前是砍水挑柴,得道后也是挑水砍柴,庆幸的是自己从未逃过。


End.


图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